第369章 一商议(第2/4页)

不过说起来,甄家果然是树大根深。一般人真的没这么大的能量,恐怕他们这一段时间在京城里面各处游说,已经让皇帝非常厌烦且警觉了。

他们只会让皇帝觉得杀人杀的少。等到这件事结束之后,皇帝那边腾出手来,又是一番血流成河。

屋子里其他人都不说话了。桂哥儿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他也知道有些话不能现在问,就是为什么当年甄家能得到京中的消息,现在却得不到了?

大家都不说,看来不是问的好时候,于是也就闭上嘴了。

令他好奇的是,为什么琮叔叔也不问。

那是因为贾琮知道,贾琮的年纪比蘑菇还大,云芳嫁进来的时候他都已经出生了,哪怕那时候年纪小,后来也是听说过甄家和荣国府的关系的,就连府中的下人也知道两家关系亲密,说起来都说那是老亲,亲密之处和宁国府也没差多远。

后来两家分道扬镳之后,家里面的人才没有说江南甄家如何如何。甄家自从和荣国府分道扬镳,自然也没人给他们传递京中的消息。

北静王府视他们家如附庸,自然不会事事告知,他们对皇帝的认知还留在那个到处弄银子办事儿的新帝身上。

甄家完蛋了。

这是大家的共识。

这江南的庞然大物如今在垂死挣扎,但是死期已定,逃不了了。

贾赦就说:“算了,眼下大过年的别说这些晦气的话了。如海,你的书编纂的如何了?”

说起这个,林如海和贾宝玉都笑起来了。

林如海说:“这段时间已经定稿,就差最后检查一遍错字送去刊印了。这些日子以来,宝玉帮了我的忙,我决定到时候把宝玉的名字加上去,向世人说明是我们一起编纂的。”

这话一说,满屋子的人动容了起来。

贾宝玉明显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决定,感觉到很意外,忍不住把眼睛都睁大了,赶快出来跟林如海说:“姑父,可千万不能这么说,我也不过是跑腿帮忙找了一些书罢了。”

“我意已决,你不要多说,我也跟其他人说过了,他们都赞成,都说本该如此。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你确实是出力很多,这半年来你和城外很多隐士聊过,给我提了很多意见。为了确定一个说法是不是真的,带着伤还跑了那么远给我找书,我能这么快写出来,你帮了我很多,我都记着呢。你的功劳不能轻易抹除了,合该是有你名字出现。”

贾赦赶紧站起来,要是贾宝玉真的有一半著作权,那么荣国府甚至是贾家这个家族瞬间能提高名望。

“如海,这是真的?”

林如海微笑点头。

宝玉有些诚惶诚恐,立即跪下来,读书人都知道著书立传是一种什么样的荣耀,他自觉太年轻,而且在这里面也没有出太多力气,求林如海收回决定。

贾琏上去摁着宝玉的脖子对着林如海咣咣磕几下,说:“多谢姑父了,刊印的钱我们家出了。”

贾赦头一次觉得这儿子俗不可耐,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你不能这么说呀。委婉一点行不行啊!

以后咱们家也是出名士的人家了!别张嘴钱闭嘴钱的。

这种好事贾宝玉能推脱,但是荣国府却不想推脱。

贾赦就说:“这是一件好事儿,我原本就想着过几个月给如海庆贺一番,既然今日提到了,咱们择日不如撞日,摆出酒来好好的喝一回。”

大家都纷纷赞成,林如海也觉得甚好。

贾琮问:“要不这件事回后面跟老太太说一声,也让老太太和太太姐姐们高兴高兴。”

贾赦点点头,“应该的,就这样安排吧,你和桂哥儿去后面说说,务必说清楚,让老太太跟着高兴高兴。”

这对叔侄立即高兴的跑回去跟大家报喜。

老太太一听,并没有大家想象出来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