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昏惨惨(第2/5页)

随着一些监考官被抓捕入狱,紧接着就有不少人出面举报主持这一次考试的主考官。

每一次考试的主考官都是中枢大臣,是实打实的权臣,能主持这样一次科举,本身在文人当中的地位也是属于泰山北斗级的。

像这样的大臣都是挂名,他们自己都有很多事情要做,一般行贿也送不到他手里,所以问罪的时候他虽然也有罪,但是并不会因此而牵连到本职工作。

可是这样一位主考官因为这样的事情已经被下了大狱,这已经打破了之前几十年大家积累下来的默契。

这已经不再是单单的一场科场舞弊案,这已经是一场政治风暴,文官内部掀起来的一次党派之争。整个朝廷科举出身的文官都陷入到了漩涡里,他们互相攀咬其他同僚的时候,其手段之残忍令这些勋贵们都觉得胆寒!

对于贾兰母子来说,这次的主考官就受了牵连,很多考官早就被打入大狱,贾兰也难逃被查。

要说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是贾兰的这个探花怎么来的贾兰自己知道。这其中虽然有她的实力,但是也掺杂了那么一点点的不公平。很快这点子算计就会被摊在太阳下让每个人都看见。

他一方面觉得羞耻,但现被天下读书人耻笑,毕竟不够光明。一方面又觉得别人是不是认为自己也在行贿?是不是也难逃被捕的命运?

贾兰因此日夜胆战心惊,一来是他没有见过如此血腥的党派之争,一旦被牵连进去,有人在狱中自杀,有人受不得廷杖被活活打死,有那些光风霁月的人痛哭流涕跪地求命,更有人为了求一条命各种陷害同僚……

他想跟人家说是冤枉的……每个人都是这么喊,但是每个人都有罪!

每个人身上都不干净,基本上都是收受贿赂,就是那些在城里面日子过的清苦的人,在老家父母兄弟也会借助他们的名声鱼肉乡里……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摊在太阳下,令所有的谦谦君子,圣人弟子们都颜面尽失。甚至有些已经牵扯到了人命官司,但是最多的还是党派间的互相陷害与牵扯,在短短的半个月里真的吓坏了贾兰。

贾兰哪里还有当初的豪情壮志,只想在这一次的风波里保住一条命。

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又在想自己究竟能不能保住一条命?

自古以来,有才情的人多的是,大部分命途多舛。苏东坡的才华称的上是震古烁今,但是人家是一贬再贬。写出《陋室铭》的刘禹锡也是才华横溢,也是一贬再贬,吃尽了生活的苦头。

一直锦衣玉食的贾兰从小到大都是一帆风顺,第一次出来做事就面对这样的风暴,自然是日夜忧心,以前读书的时候看到有些人感慨自己命运难以揣测,生活太过悲苦,也跟着感慨一番。

但是发生在人家身上的事情叫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就叫惨剧。板子没落到自己身上是永远不知道疼,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像他们那样屡遭贬谪还能恣意的活着。

他在这种日夜悬心,天天担惊受怕,时时焦虑的状态下感觉到精力不济力不从心,整个人肉眼可见的萎靡了下来。

李纨根本不知道这里面的险恶,一开始跟着担惊受怕,发现事情和自家无关之后便放松了下来。她觉得儿子初入官场,本来什么都不熟悉,认识的人也就那么三五个罢了。人家就算是有党派之争,也不会有火烧到儿子的头上去。

等到发现儿子萎靡不振,知道是受这件事情的影响,她倒是天天劝贾兰想开点,但是嘴上干巴巴的说不用担心却并不能缓解贾兰的焦虑。

李纨完全帮不上贾兰的忙,而贾兰也习惯了有些话不和母亲说。

如此又过了十多天,贾兰整个人饮食不振,提不起精神,又觉得睡不着觉昏昏沉沉,在翰林院里面坐着的时候,会瞬间觉得浑身无力眼前发黑随后恢复到原样。一开始是时间不长,慢慢的时间越来越长,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一开始贾兰并不放在心上,可慢慢的觉得自己这个状态不太对,当他决定回去跟母亲说一声请个大夫来的时候,他再也支撑不住昏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