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宋先生不愧谋过蒋干,智胜郭图(第3/4页)

另外,宋献策用计过于依赖情报,也很喜欢分析情报细节,这也是他多年给人算命养成的职业病、路径依赖。

算命先生就是靠注意细节、尽量抓住更多线索活命的。

至于情报搜集以外的谋略智商,宋献策也只能说是比普通文官略强而已,但绝不是当世一流。

这样一个人,天天盯着朝中眼线送来的钱粮情报、弹劾证据下判断,却遇到了沈树人这样一个“为了大明江山,倒贴钱做官”的奇葩,

从头到尾没让地方配合一粒粮食、一个民夫、一条运粮船,也没强行逼着马士英配合他。

这样大公无私的好官,宋献策就算再能送钱拉人下水、把崇祯的朝廷渗透成筛子,也依然会有情报上的误判。

而别的大明好官无法这么干、沈树人却唯独偏偏能这么干的异能所在,说穿了其实也没什么,无非就是一个钱字。

踏马的沈家太踏马的有踏马的钱了。

所以沈树人能自掏腰包解决粮饷水手船只,解决一支大军的作战开销,神不知鬼不觉。

宋献策在这一点上的误判和被骗,说到底是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

李自成这边决策之后,行动力倒也很充足,李自成把郾城、上蔡这一摊子,直接留给了其部将、名义上的小舅子高一功打理。(高一功是李自成原配妻子邢氏跑了之后,名义上又找了新老婆高氏的弟弟)

然后他自己带着刘芳亮、田见秀和十万大军,立刻分成三队、梯次开拔,前往陈县。

他这么安排,也是考虑到刘芳亮、田见秀此前都在攻打上蔡城时吃过亏,留在这儿对线容易堕了气势,

袁宗第则是一开始就反对强攻上蔡、跟宋献策不对付,但攻城失败后又被派出去就粮了,不在郾城。

几大顶级部将都不在,李自成也只能任人唯亲一下。

临走时,他反复叮嘱了高一功好几句,让他不用勉强,小心谨慎为上,上蔡那边试试看,确认是否空虚即可,拿不下来就算了,减少伤亡为第一要务。

高一功虽然还年轻气盛,倒也听劝,一一应了姐夫的嘱托,然后李自成就上路了。

李自成一走,高一功也开始计点人马,检查残余攻城器械,和其他准备情况,花了两天时间,重回上蔡城下,组织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

上蔡城里已经没有了沈树人的嫡系亲军,也没有了黄得功的人马。甚至上蔡县背后的汝阳县,也已经没有了左子雄部。

高一功赶到时,上蔡县已经被信阳府本地的刘国能军彻底接管了,刘国能本人都在两天前得到了沈树人的嘱托,亲自前突到上蔡一带布防。

沈树人这么安排,也是考虑到刘国能镇守信阳府已经有三年,在当地根基不错,让他守自己的根据地,战斗力自然会有加成,也不用担心士兵的士气稳定性。

这些士兵,大部分都是刘国能流窜到本地、被朝廷诏安后,新扩军的,都是本乡本土的。

又被刘国能宣扬了一遍闯贼要来屠杀抢粮食吃人,士兵们自然士气高昂,想要保住家乡不被屠掠。

刘国能扛线,黄得功和左子雄出击,沈树人这个安排再完美也没有了。

高一功开始攻打之前,还让人喊话骂阵,辱骂沈树人,让沈树人出来答话,这招显然是李自成走之前,宋献策教他的,属于有枣没枣打一杆,试探下能不能逼沈树人露个脸,好确认官军主力到底在上蔡还是陈县。

然而官军那边显然也没打算隐瞒这方面的信息,高一功骂阵之后,刘国能立刻亲自出现了,在城头带着一群骂阵手对骂。

“高一功?你是个什么废物东西,不过是把姐姐送给阉人当老婆换来的富贵,你这种人比狗太监的干儿子都不如,李自成居然让你领兵,那是嫌手下士兵活太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