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3/4页)

这样的内外交困之下,就在前几天,陈新甲终于如历史惯性那般,对崇祯提出了与黄台吉议和的建议。

崇祯乍一听这个建议时,还是有些不甘心的,但陈新甲却拿出了远比历史同期更充分的理由:

“陛下,如今不比往年,我大明虽危如累卵,却有一支死忠于陛下的可靠力量,正在积蓄崛起——湖广克虏伯,自崇祯十三年掌兵以来,未尝败绩!假以时日,朱树人定能成为比孙传庭更可靠的我大明擎天巨擘!

去年他原本就已经把张献忠逼上了绝路,只是当时杨阁老孙传庭左良玉冒进,把中原局势弄糜烂了,不得不打断了朱树人斩尽杀绝张献忠的部署,害得他如今得费二茬功夫、百姓也遭了二茬罪。

但以他过往的履历,只要我们这次用人不疑,‘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给足他半年,他一定能拿回张献忠的首级!按照这个速度,再有一两年,就能把闯贼也彻底尽灭!

到时候,大明内部休养生息,再与鞑子一决雌雄,岂不美哉?我们如今议和,并不是丧权辱国,只是为朱树人争取这个时间!两年戡乱,一年休养,陛下暂且隐忍三年,三年后再让鞑子老奴知道我大明天威!”

还别说,陈新甲当时这番话,着实打动了崇祯,然后他就秘密准许陈新甲先跟黄台吉谈起来,哪怕给点银子岁币,其实也不是不能忍,

崇祯甚至还在心里暗示自己就跟刘邦刘恒一样,对冒顿单于暂时忍让,等大明有钱了,百姓不造反了,迟早要黄台吉及其子孙如匈奴狗贼一样被干掉!

崇祯答应之后,陈新甲就开始忙活了,就在前两天,陈新甲的第一份议和条件,也已经秘密派人送去关外,找黄台吉谈判,但目前暂时还没有回音。

但陈新甲很清楚,这个节骨眼上,自己找崇祯汇报一切情况,都必然会被崇祯问及秘密和谈的进展,所以他也不得不多做一些准备,皇帝问起的时候,才好给一点好消息,拖住节奏。

有过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老板交给你一个项目,周期比较长,暂时还没出成绩。这时候如果中途老板要你汇报进度,你哪怕胡编乱造,也得编一点阶段性成果给老板看,好让他知道事情一直有在推进。

……

王承恩和陈新甲就这般提前互通声气、形成意见默契后,来到文华殿面君。

崇祯听说了重庆光复、张献忠剿灭工作按部就班进展有序,也是颇为振奋。

趁着皇帝心情好,陈新甲连忙把王承恩卖给他的人情做了,只当是他想到的这个主意,提醒道:

“陛下,张献忠屡战屡败,失地无数,如今既然连他的义子孙可望,都露出了弃父自逃的倾向,想必张献忠不日必将授首!

但孙可望的异动,也给我们提了个醒,臣以为,朝廷应该见微知著,提前提防堵死张献忠残部将来往我大明其余府县逃窜的道路。如今张献忠控制府县周边,唯有通往汉中之路还有风险。

汉中虽天狱之地,但有闯贼时时想回师关中,便不得不防二贼试图合流!臣建议从陕、晋之地就近敦促一支兵马,南下散关、阳平关一线以为策应!”

崇祯听了,也是频频点头。陈新甲这番说辞,算是比朱树人当初跟王公公说的话,又委婉了不少,这是让崇祯来做最后的决策拍板、预设给了好几个选项。

朱树人是直接暗示王公公,山西曹变蛟可用。陈新甲则是从陕甘和山西的部队里,让崇祯亲自选一支。

可实际上,崇祯哪有选择余地?陕甘的人马,都被孙传庭竭泽而渔用得精疲力竭了,最近的只能从山西找。

最后崇祯自以为是他殚精竭虑,想到了这个妙计,殊不知早就是下面的人提前左右卡位哄着他往这个选项里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