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不是国姓爷不给力(第4/4页)

要不当初三国时,诸葛亮死后、蒋琬对刘禅提出“可从汉中顺流取上庸三郡”,也不会被姜维以“汉水易进难退,纵偷袭得手,所得不过魏之余赘,我军却难于久援”为理由,劝阻刘禅别接受了。

船到了下游襄阳后,要重新拉纤回到上游汉中再运第二趟,实在是太难了。

地理环境如此恶劣,走得慢也就不能怪朱树人了。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朱树人甚至在发现汉水船只不够用的情况下,又做了别的尝试,比如从北面让大散关的先头部队试图出秦岭、宝鸡,进攻闯贼控制的关中,看看能不能从关中冲出去,然后走黄河。

这条路肯定是很危险的,一路要打穿闯军的占领区。而朱树人一番尝试后,很快就得到了几个重要情报:李自成在关中坚壁清野了!不但各县没粮食,连人口都撤走集中到有限几个据点!

如今的陕西,根本就是赤地千里,无法就地筹粮!川军北伐出关,必须全程自带粮草!

这个后勤压力无疑是扛不住的,改走这条路的下场只会是全军饿死。

所以,在汉中筹船这几天,朱树人也不是干等,

他是拿出了最大的诚意,证明了其他一切路都走不通,尝试的过程中还又稍稍立了点战功、击破了袁宗第一些外围人马。

他甚至还再次给崇祯上书,想请求崇祯给个机会赦免袁宗第以诏安。至于这个上书能不能送到就不知道了。

如此拖延之下,朱树人的军队终于在十一月十六这天,才总算诏安了郧阳诸散贼,并分批启程前往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