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3/4页)

“张军门,听说贵军一度深入大沽口、天津卫,迫近京城试图营救?不知可打听到了闯贼肆虐之近况?本官听闻,京中阁老、部堂,多有降贼的,可确实么?随后又听说,这些奸贼似乎也没有好下场?闯贼莫非不待见他们?那倒真是老天开眼了。”

王永吉这个问题,也是代表黎玉田和其他人一起问的,他们其实都挺关心那些投了李自成的文官武将的待遇问题。但不好明着关心,就只好借口幸灾乐祸,“想看看那些降贼狗官是不是真的不得好死”。

崇祯才刚死不满十天,两地消息不通,各种说法都有,所以辽地文武,也只是最近一两天,才刚刚略微风闻“闯贼根本不懂坐天下,居然还拷打投降者逼迫捐资助军”,他们内心,却不敢相信这种说法。

李自成这莫非是不要天下了?居然不知道重用投降之人,反而得罪天下士绅逼取钱财?!世上有这么找死的人么?

张名振其实也不是很了解京城最近几天发生的情况,但比王永吉他们稍微消息灵通点,毕竟才刚从天津撤回来。

更重要的是,张名振郑成功出发之前,就得过朱树人关照,也知道遇到类似情况,该尽量挑严重的说,以稳定人心。

所以郑成功就大大咧咧越俎代庖,借口他亲自深入过香河县,说道:“总督大人还真是消息灵通,没错,听说闯贼拷饷极为严峻。

陛下被围之前半个月、才刚刚当上内阁首辅的魏藻德魏阁老,知道吧?听说就因为他跟国姓爷同年,闯贼非常痛恨,看他只肯给三万两银子助贼,就用夹棍把他脑浆都夹出来了,当场毙命!

还听说,诸位但凡有亲眷在北京城内的,也都被闯贼扣下了。吴军门的父亲便在京城吧?闯贼拿了吴老将军,说是要跟太子一起,带到辽西军前,迫吴军门投降呢!”

郑成功直接把李自成的恶行劣迹,往大了说,也不怕吓住山海关文武,只想激起他们的同仇敌忾。

吴三桂是已经收到李自成劝降书信过的了,他也知道父亲还在京城,但是不清楚实际待遇。郑成功这么挑明了一说,他也是顿时变色。

但他不好表现得贪生怕死、为了家人担心,就只好转移注意力,把反问集中在太子的问题上:

“闯贼竟能如此无耻?他这是要挟持太子来劝降我等?太子岂能如此卑躬屈膝从贼?不会被闯贼所害吧……”

郑成功再次直截了当点破:“吴军门真是忠义,听说父亲危难,都不以为意,反而先关心太子安危,实在是我大明武将楷模!

可惜,很不幸,太子还真就被胁迫了,我曾在香河县试图营救太子未果,亲眼见到太子被挟。我投鼠忌器,才不敢强行营救。

我还知道,太子一开始与闯贼虚与委蛇,不过是为了父母名声,为全孝道,不得不虚与委蛇。

后来从其姐坤兴公主处得知周皇后和袁贵妃已经得到安葬、懿安皇后与坤兴公主被本官所救后,太子殿下在香河县城头、贼军白刃之下,慷慨激昂,呐喊说绝不会助贼劝降王总督、黎抚台、吴军门等,也绝不向杀父仇人妥协!”

郑成功这番话慷慨激昂,听得众人瞠目,同时也信息量巨大,闹得大伙儿脑子都有点宕机。

“什么?你见过太子殿下?如何还有坤兴公主和懿安皇后的事儿?太子说的杀父仇人,又是如何?”

王永吉、黎玉田也忍不住动容,连忙追问。

郑成功胸有成竹,拿出从张嫣和朱娖处得到的信物,公然展示,表示他救下了皇后、公主,已经派人安全往南方送回了,自有宫女贴身保护。

至于太子所言,包括太子和坤兴公主的对答,香河县城墙上下,两军将士,听见的人何止数千,个个都是人证,不可能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