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炮退刘良佐(第3/4页)

一旦跟先帝血缘最近的福王进了南京城,还有兵马护送,一切就未可知了!而且朱树人为了大义名分,为了笼络张嫣,拿到的“先帝临死前口谕”,也只说了让潞王监国等定王、永王南返,并没有说传位给潞王!

这种只监国不传位的遗诏,在潞王先到南京的情况下,还能稳住局势,如果福王先到,就有机会夹缝中胡搅蛮缠了!

史可法想明白这些道理,也是血冲脑壳,当下连夜问了麾下兵部属官:“其他外镇兵马,有水师的,如今距离南京最近的在哪里?”

他的幕僚阎尔梅当时在旁,此人倒也业务精通,对兵马部署情报了然于胸,应声答道:

“除拱卫南京的兵马以外,外镇水军最近的在太平府与庐州府交界的芜湖县对岸。是湖广朱总督的人马。”

史可法摩拳擦掌想了想:“刘良佐已至仪征,最晚明早肯定能找够船渡江,如今通知芜湖的兵马来援,也已经来不及阻止渡江了……帮我立刻找户部沈部堂来议事!”

阎尔梅立刻去办,不到半刻钟,户部沈廷扬就被找来了,

一路上沈廷扬显然也从阎尔梅处得到了消息,知道史可法找他什么事,所以一见面就开门见山:

“宪之可是需要调度水师拦截刘良佐渡江?老夫麾下张名振部,虽是护漕人马,急切时也可一用!”

张名振部经过这几年的建设,也有两三万水师了,并不是全部驻扎在南京,但至少有大几千近万就在南京外围各处要害码头。

他的部队因为严格来说不算地方驻守部队,而是护航漕运的,所以在南京周边晃悠也算合法——你要护送各地物资钱粮运到南京,总要有兵力护航的吧?

当初哪怕国都在北京时,漕运总督手下的护航部队,最远也是可以驻扎到通州的,

赶上运漕粮的时候,还能跟着漕船队一路开到北京城里的积水潭码头为止(什刹海),那地方距离历史上崇祯上吊的地方,只隔了一座煤山了。

所以,沈廷扬这支嫡系人马,只要不进南京城内,哪怕是停留在长江秦淮河口的码头上,都是没毛病的。

张名振或许防御不了南方陆路来敌靠近南京,可阻止北军渡过长江,是绝对用得上的。

史可法也没更多选择了,稍稍了解了一下张名振的情况,立刻就以兵部的名义,临时征用了这支户部下属的护航人马,以内阁名义走完流程,让张名振立刻去阻拦刘良佐。

……

次日佛晓,瓜州渡与金山寺之间的长江江面上。

数十艘刘良佐部的巡哨渡船,载着近千名先锋战兵,率先开路开始了南渡。

天色还只有一点点微亮,行动非常隐秘,不易被对岸的守军发现,又能让北方来的士兵稍稍看清眼前的地形,不至于迷失了方向。

然而,刘良佐部刚行动不久,就看到随着天色渐亮,江心竟有更多的巡哨战船往复拉网搜索,而且看起来这些船只比刘良佐部临时征集到的船还精锐轻快得多,一看就是精心打造的专业战船。

“停船!凤阳府兵马未经宣召不得入京!你们想造反不成!”张名振的部队让一群骂阵手拿着木筒喇叭在前,呼喊阻止对方前进。

刘良佐没想到自己滞留半夜找船,竟有那么大变故,也是只能硬着头皮,让先锋喊话:

“闯贼已经渡过河了!淮北已有二府沦陷!马总督不能让福王殿下身处险地,护送他先南下!福王是先帝堂兄,尔等岂敢阻拦!”

张名振麾下自然也不示弱,他们都是被沈廷扬交代过的:“藩王非宣召不得进京!要避敌留在仪征即可!先帝殉国,以谁人监国自有懿安皇后转述先帝遗诏、内阁确认票拟!尔等渡江便是谋逆!速速退回既往不咎!再往前就开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