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连环蝴蝶效应(第3/5页)

如果吴三桂是个穿越者,知道后世的历史,那他当时的感觉,应该就跟张汉卿丢了东北地盘入关后、会担心被常开申当客将随便调度消耗吧。

出于这种顾虑,他决定最后搏一把,以朱树人为备胎后盾,来跟多尔衮重新谈一个更有可行性的条件。

早在六月份的时候,河北彻底平定,吴三桂就对多尔衮伸出了橄榄枝,希望可以更深入地与清军合作剿贼,甚至可以考虑“放弃关宁根据地”,只要多尔衮答应他另外两个新条件。

第一个条件,倒是跟历史惯性一模一样,便是“身为明臣,只战流贼”,他可以作为清军的联军,甚至是被清军请来的客军,一起打李自成,但也仅限于打李自成,如果清军敢对南明动手,他绝不会参与。

还别说,很多对这一期间历史不太了解的人,或许会对这个条件觉得诧异,但事实上,原本历史上吴三桂在弘光、隆武年间一直是做到了这一点的。

在南京江浙的南明政权被多铎干掉之前,吴三桂是坚持了只跟闯贼作战,绝不跟明军作战。所以多尔衮两路分兵时,吴三桂才选择了跟西路军的阿济格,而没有跟南路军的多铎。

至于吴三桂军后来对明朝动手了,那主要是永历时期的事儿,吴三桂还找了一块遮羞布——他认为永历已经不是大明正统了,因为永历没有自己的部队,而是选择了给孙可望李定国这些“张献忠义子”封王,借张献忠军残部自保,

所以吴三桂发檄文说永历是“西贼傀儡”,是被反贼裹挟的,这样做好心理建设,才带着他麾下原本打明军旗号的部队改弦更张,彻底当了清军。这中间,其实有一个两年的过渡期。

如今吴三桂的形势好歹比历史同期要好得多,吴三桂当然也不会主动当汉奸,在这方面他提出的条件,自然会比历史同期更加苛刻。

而多尔衮既然在原本历史上,都答应了吴三桂,现在就更加得答应了。多尔衮表示,目前绝对不会要求吴三桂参与对明朝控制地区的军事行动。

至于天下流贼消灭完之后么,多尔衮就没说,但谁都知道形势变化之后,可以有新的要求。

吴三桂提出的第二点要求,则是比历史上更苛刻的、纯属蝴蝶效应。

吴三桂表示,因为他现在还有关宁的地盘,如果要他放弃这块地盘,必须给他一块自辖的“就粮之地”,而这块就粮之地,他也不问多尔衮白要,他可以帮着打李自成,从李自成手上抢过来,

到时候从李自成那夺回的土地中,分出一部分给吴三桂,多尔衮承认这块地盘归他,大家两不相犯,而他也可以继续以兵力帮助多尔衮追击李自成残部。

这个条件,多尔衮显得比较慎重,反复确认吴三桂想要哪里。而吴三桂再三权衡,也知道要值钱的地方多尔衮不可能给,多方博弈后,吴三桂表示:

既然听说摄政王要让阿济格亲王带领西征大军彻底消灭西北闯贼,吴三桂愿作为客军先锋,助阿济格亲王厮杀,只要吴三桂的部队作为主力攻下关中,就以陕地作为吴三桂军的新根据地,

届时关宁地区的人口土地自然全部交给多尔衮,而且也保证不会再从海路南撤到江南。

多尔衮思前想后,考虑到如果不答应这个条件,吴三桂真有可能狗急跳墙走海路去投奔朱树人。而清军的海上实力,至今还是一坨答辩,根本没法跟称霸黄海几代人的沈家水师媲美,这种事情是阻挡不了的。不管怎么说,把吴三桂骗离关宁放弃南逃是最重要的。

另一方面,多尔衮也是做了一些情报工作,尤其是了解了一下陕西如今的情况,他也得知崇祯年间,陕西几乎就没正常年份过,环境恶化极为恶劣,虽说是一个省的地盘,实际上能提供的钱粮也不比关宁地区一两个府多了,未来多年都未必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