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3/5页)

江南三处备选码头都有清军控制,这金山寺不过是最难打、王爷最近才攻下的一处罢了,另外两出更远,需要航行的时间更久。

这些细节,自不必多提,无非是为了让刘良佐进一步觉得安全运达的机会不小。

刘良佐终于定下了具体措施。

……

收到命令,到最终启运,刘良佐还是花了两天准备,这两天,同样也是为了等风头过去、等长江上的明军巡逻放松警惕。

刘良佐已经够谨慎了,他也想到了“如果昨晚刚刚有江南来的小船偷过成功、传递来了消息,那明军会不会愈发警觉提防”。只有等两天风头,才能让明军误以为想多了,世上没人千日防贼,也就松懈了。

腊月十三这天,半夜时分,刘良佐派了一批扬州清军作为押运援军,又集中了这一个月来,后方拼命调运到扬州城的全部炮弹火药,其他一些物资,统统装船,挑了条他自觉摸清了最近明军巡逻规律、应该安全的航道,运了出去。

绝对安全的航道是不存在的,最多只能是相对安全。这种相对安全还是因为多铎攻下了金山寺,让明军失去了前沿钉子据点带来的。

剩下这点风险江北清军必须冒,否则要是多铎有意外,他们都得死。

因为刘良佐本人是扬州的守将,并不直接负责水师,所以这支船队当然不可能由刘良佐本人押运。

而负责后方水师的孔有德得统筹全局,他也没法那么快赶来扬州,最终带领这支过江船队的,也就机缘巧合由前一天刚刚带着最新一批物资船队抵达扬州的孔庭训统率。

孔庭训是孔有德的嫡长子,如今也才二十来岁,完全是靠父荫当上的参领。不得不说孔有德给儿子起的名字也是非常厚颜无耻——

自古父亲训儿子叫“庭训”,出自孔鲤过庭,被站在院子里的孔子叫住问话的典故。孔子问孔鲤最近有没有学诗学礼、不学诗何以言不学礼何以立。

孔有德原籍山东,他也一直标榜自己是孔子嫡传后人、道德楷模,给儿子取名孔庭训,摆明了是以儿子比喻为孔鲤,而自比孔子再世,简直太踏马的有德了。

然而清军并不知道,就在孔庭训带着扬州清军最近重新集结起来的船队和物资、踏上渡江之旅时,他们的一切,就很快落入了明军的监视。

更有甚者,就在孔庭训选定最终渡江航线时,他们没选的那两条航线,也都被陈绍宗派出的细作信使,传递回了江南,一切对于明军都是透明的。

然后,明军就在清军南渡的时候,让曹变蛟的军队,选了另一条被清军放弃的航线,走反方向悄咪咪北渡到了扬州以东的泰兴县附近。

江北清军这两天水路调动就比较频繁,当地守军也习惯了,知道不该问的不能多问,也就完全没有提防——

这一切也是刘良佐亲自要求的,他唯恐各县守军当中有明军的内奸,一旦被他们打听多了,知道附近最近晚上会有船队过江,会把情报泄露给对岸的明军。所以刘良佐提前打了招呼,要求泰兴县等地守军,不要多管闲事,遇到水师调动不许打听!一切都是军事机密!

曹变蛟都上岸了,泰兴小县本就只有千余守军,还没当回事,被曹变蛟一鼓偷袭得手!在泰兴县站稳脚跟,接应集结了后军后,曹变蛟就立刻以骑兵往西杀奔扬州!

而就在同一夜,此前一直在滁州、六合以西谨慎布防的黄得功部淮南明军,也一改往日的守势,忽然变得积极,往东迅猛穿插!

曹变蛟和黄得功都是绕开坚城,不顾后路,连夜行军,骑兵一夜能行百里。滁县,六合县都被黄得功绕了过去,而泰州县也被曹变蛟那一路无视了。

次日天亮,刘良佐便如堕冰窟,因为斥候来报,说发现明军大股骑兵,已经逼近了扬州,东边的明军已经过了泰州县,西边的明军也过了六合县,距离扬州只隔一个仪征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