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席卷残敌(第3/5页)

被尚善这么一指责,他也是灵光一闪,顺水推舟:“既然贝子还是不肯信任留我在营中,我自率军当先突围便是!也算是为贝子和诸同僚杀出一条血路,明我心迹!

我愿带兵绕过江阴城,往鹿苑等处突围,能杀出去多少是多少!如今再留在此处,不出数日就会被明军全数围歼!”

李成栋一边说,一边指了指西边,明军的追兵已经很近了,昨夜因为疲惫,明军也要睡觉,今天上午就又开始追击了。

只不过清军在江阴城西驻扎了足有半个多月,营垒也很坚固,所以死守营地的情况下,明军才没有立刻强攻。

此刻他们聊天的当口,已经隐约能听到零星的炮火,显然是明军那种新式的轻便骑兵炮,也逐步随着主力部队运到了前线,即将完成全面部署。

尚善听了李成栋之言,也意识到昨晚的吵吵完全没意义,现在想什么守营方略都是白搭,彻底惨败是绝对的,唯一有意义的只是想办法化整为零多逃命几个出去。

他于是也点了点头:“好,便依你所言,我命你绕去城北,分兵两处,分别堵住黄公山山顶大寨的明军,和江阴城北门,组织阎应元出城拦截。我自会率领轻骑绕过江阴城北前往鹿苑港。

只要你能护住我绕过江阴城,活着回到江北,我自会跟你串供,把战败的罪责推给其他死无对证的将领。否则你就算独自逃回江北,以王爷战死的大罪,你也逃不了活路!”

李成栋听了,几乎牙齿也咬碎了,但他知道自己没办法,只有赌了,因为如果其他高级将领一个都没活,就他活着回去了,那也会被多尔衮砍头的。

他这种汉将,如今根本不缺,也不值钱。要是救一个满人高层回去,说不定还有活路。

但要是尚善逃脱之后翻脸,不肯帮他美言文过饰非,他就很被动了。只可惜他现在根本没得选。

……

李成栋应诺之后,江阴大营内的清军也很快出现了骚动,一些伤病残卒被留在了营内,也没被通知到,上命只是让他们死守营垒。

尚善和李成栋却已经开始部署逃命的事儿。大约半个多时辰后,随着明军又有几门骑兵炮被拉来,火力准备愈发猛烈,尚善和李成栋终于带着五千人,弃军突围,往东而去。

如前所述,多铎尚在时,就反对这种绕城而过的举动,因为江阴周边道路狭窄泥泞,从城北绕过的路还会被明军拦截侧击,很有可能导致后军被割断,首尾不能相顾。

但事到如今,尚善就是准备彻底放弃殿后部队当肉盾了,被分割就被分割吧,能活着逃出去几个算几个。

所以,说句实在话,若是他们此刻肯誓死顽抗到最后一兵一卒,那么凭借营垒和最后一万多人,也是有可能在守营战中多消耗掉明军几千条人命的。

毕竟清军战斗力还是精锐的,还是防守一方有地利,哪怕伤兵多,两三条命换掉明军一条命绝对能换。

但人都有求生欲,尚善并不关心自己全军死绝之前能不能多换几千条明军的命,他只想搏一个活命的机会。

所以,被他留在营中的全部伤病士卒,和二线杂牌鱼腩,就直接成了明军追兵的菜。

追击明军倒是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清军残部主将逃命,他们还是按部就班地攻打。等明军冲上来时,清军已是一触即溃。

最终,战斗仅仅持续了一天,就又结束了,明军仅仅战死数百人,就消灭了营中六七千人。

被尚善和李成栋带走的那部分,也有六七千之多。

而江阴城内原本一直被困守的阎应元,倒是一直很敏锐,

这几天虽然还是被清军围着,但他已经从清军的乱象中察觉到了多铎的主力很可能已经受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