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朝鲜投明(第3/6页)

这种情况下,就算多尔衮想陷害豪格,下面的人也不会心服的。

所以,豪格怎么可能给那些完全听命于多尔衮的部队的主将好脸色?指望从豪格的地盘上过境多拿军需补给,就得纳一些选边站队的投名状。

如果不肯,仍然想彻底死忠多尔衮,那肃亲王也不介意适度施压穿小鞋、恩威并施渐渐渗透,把退到洛阳的阿济格旧部慢慢演变过来。

此后数月之间,豪格一边继续彻底掌控山陕清军,一边渐渐清洗逃到洛阳盆地的那部分河南清军,渐渐就掌握了两个半省的军事实力。

……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

明军在隆武四年夏季攻势中逐步拿下开封府、归德府的同时,僻处东夷的朝鲜王国,也迎来了一些意外情况。

这年四月初的一天,汉城以东百余里、汉江口的江华府朝鲜守将,忽然发现江华岛外海有至少百余艘的巨舰,自西边逶迤而来,桅幡蔽天。

当地地方官大惊,连忙秉持朝鲜人一贯的夸张说辞,把“百余艘”巨舰说成了“数百艘”,直接向汉城告急,甚至都没来得及等对方靠岸、或者是派出水师拦截查问。

好在来者倒是没有恶意,数十里海面在短短两个时辰的航行后就靠岸了,来人只是派出哨船亮明身份,表示他们是大明水师,送来了大明国使。

江华府地方官得知这个消息,也说不出是喜是悲。

按说朝鲜王国如今已经被迫成为清国属国,而且都已经易帜七八年之久了。

如果来的是清军水师,理论上算是宗主国。但朝鲜偏偏很惧怕清军靠近,因为清军每次逼近,都会伴随着烧杀抢掠,哪怕已经当其属国了,也难免遭殃。

相比之下,大明水师眼下虽然理论上算是敌国的军队,可朝鲜人偏偏松了口气,因为大明的军队素来都是文明之师,五十年前跟倭寇作战时,大明军队进入朝鲜境内就很文明。

“听说前几年明清休战了,鞑子南征的人马受了重挫,去年两国又重新开打了,也不知如今局势是否明朗。

民间都说鞑子又惨败了,可是往北京城打探消息,鞑子国使传回的消息,却说歼灭明军无数,不知道该信谁……”

江华府官员在等候接洽的时候,心中难免如此想。

虽然中原的决战去年十月份就初步分出胜负了,到腊月时一切都已板上钉钉。无奈朝鲜僻处东夷,消息很闭塞。

这几个月南京的大明也没急于跨海跟他们通气,而从北京官方渠道打听来的消息,多是对清军有利的。以至于明显分出胜负后整整四个多月,朝鲜还没搞清楚状况。

随着明军船队中几艘主力舰靠岸,最大那几艘一千二白料的巨舰,看得朝鲜人啧啧称奇,连江华岛的海港泊位都差点停不下。

船上的大明将领和正式的国使,在一排排刺刀锃亮的武昌造步枪兵列队护卫下,雍容登上码头。

步枪兵人人都穿着跟刺刀一样明晃晃的整体锻造胸甲,打磨精细的钢材弧度,照上去勉强能有几分哈哈镜的效果,却让围观者只觉得瘆人。

朱树人这次派来的队伍,当然不可能只有李愉带兵,那样就成侵略朝鲜了。还得有一个正式的国使,一文两武。

文的负责给朝鲜国王递交国书,武的才是负责重新开镇东江镇,将来在朝鲜募兵练兵驻防。

使者只要口才好有文名即可,所以朱树人就让最近闲着的顾炎武跑一趟,他官面上的职务是“大明大都督府主簿”,再让隆武帝给一道钦差的敕命,就没问题了。

江华府留守李秉在顾炎武刚踏上码头时,就立刻迎上去:“下官江华府留守,不知上国天使驾临,有失远迎。”

朝鲜官制,府留守是从二品,看起来很吓人。但实际上朝鲜的地盘太小,那么点国土要先分八道,道下面才有府、郡。实际上一个二品官都只管了屁大点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