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肢解越南(第3/4页)

“郑叔真是我大明的擎天巨擘、定海神针,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此之谓也。有郑叔在,何愁南海诸贼不灭。”

“陛下过誉了,臣当年不过跟随摄政王,鞍前马后习学得海战精髓,与天赋融会贯通,才有今日侥幸。

都是我大明天威所致,能慑服马六甲、巴达维亚等地红夷,让他们因愧疚于此前卖军舰给越南,此番不得不主动出售弹药补给给我军,臣才得以弹药充足地于归程中击溃拦截之敌舰队。”

郑成功谦虚了一番,也由此让皇帝和广州群臣知道了此战内幕。

朱慈煜虽然解开了心中疑惑,但仍然忍不住感慨:“虽如此,郑叔能料敌先机,想到越南人可能半途截击,从而预做准备,也算得上是知己知彼,兵家圣手了。”

当日大宴犒赏不提,军队回港后歇息补给多日,把战损的战舰也拉进船厂修缮。

七月份剩下这几天,朝廷也不急着扩大刀兵,时间转眼进入八月,又稍稍凉快了一两分,轻伤员们也都养得差不多了。

重伤员和受损战舰肯定没法参加下一阶段作战,所以也不需要用到他们。

朱慈煜等郑成功恢复好状态,才恳切地跟他讨论军机,看什么时候适合对越南陆地用兵,讨论时自然也会带上顾炎武,负责商讨对敌人的分化瓦解、拉一派打一派。

郑成功表示越南海军残部也已不多,他完全可以维持住从广西到越南国都清化(今河内附近,但比河内更靠近红河入海口)的海上补给线,甚至可以运载少量陆军直接发起登陆作战。

只不过,经过磋商之后,大家觉得陆军也没必要全部登陆,毕竟多费事。因为如今越南边境上最险要的山区,谅山、高平二府还在安南宣慰使莫敬宇的手上,大明有分兵帮助他守城。

而只要翻过谅山、高平,再陆路进入红河河谷其实是不难的。难的只是补给物资翻山运输麻烦,而士兵光靠两条腿走路入越很轻松。

既然如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经过核计后,考虑到李定国目前还在缅甸新占领区维持秩序,朝廷就让当年跟李定国一样同为降将的孙可望,支援莫敬宇,从高平陆路进攻清化。

而郑成功率领舰队和运输船队,护送刘文秀在红河河口登陆,并且逆流而上,切割穿插跟孙可望会师,后续通过海路给孙可望补充粮食药品弹药。

如此一来,越南人此前心心念念筹备的“切断红河上游航运能力”措施,也就彻底化为了泡影,因为明军根本不需要从云南经红河上游运物资入越——

说句题外话,大明如今的海路补给条件,事实上甚至都已经比后世1970年代末都好了。

现如今,郑成功的海军彻底碾压越南人买的葡萄牙荷兰万国货,这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利好形势了,陆军再不抓住那简直就愧对祖宗。

……

后续的对越军事行动,也就彻底进入了垃圾时间。

大明分化瓦解,登陆和直接进攻并用,摧枯拉朽把郑柞的主力部队分批歼灭,越军死伤被俘不下一二十万众。郑柞的倾国之兵,几乎都被摧毁。

而大明方面付出的代价并不高,因为有莫敬宇这个地头蛇帮着当越奸打先锋抗伤害。后续还会帮着大明维持治理,弹压越南的民间抵抗。

而大明方面许诺的条件是,收回此前莫敬宇的高平、谅山二府这些山区险要穷地,给他换到无险可守的平原肥沃之地、越南故都清化,把清化府作为莫敬宇的新地盘,并且允许他作为宣慰司世袭几代,

至于将来要不要改土归流,那就不好说了。但至少莫敬宇本人和他儿孙两代,应该还可以作为大明的棋子,有充分的利用价值。

而南越的阮福濒,最终因为大明暂时没精力消化那么多新地盘,暂时被顾炎武遣使慑服,接受了大明名义上的册封,不再坚持黎朝正朔,还愿意帮助大明夹击郑柞,换取大明不对他动手、承认他在南方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