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唐宪宗:朕不会因为名字而发落人!(第3/4页)

这一对师徒,在骂皇帝的事情上,非常有默契,让皇帝恨不得杀而快之。

宰相刚刚已经问出来了李贺的下落,尴尬地说:“李长吉已经辞官回家了,河南昌谷距离长安太远,已经派人去请他了,也不知道多久能得到消息。”

“陛下,天幕如果知道李贺能沉冤得雪,一定会庇佑大唐,陛下圣明啊!”

唐宪宗李纯非常受用,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这样一位大才子却不能参加科举,这是大唐巨大的损失啊。朕要还他一个公道!”

“没想到我堂堂大唐,还有如此丧心病狂之事件,因为父亲的名讳就不能考进士,简直是无稽之谈。”

“唉,还是基层官僚做事没有度啊,朕才不会因为名字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而发落别人!”

这时,他像是想到什么,又问:“那韩愈呢?快叫韩愈这位文章巨公过来,朕要亲自跟他探讨诗文。好久没在朝会上见到他了。”

他话音落下,众人闭口不言,空气接近冷凝。

唐宪宗李纯有些不解:“怎么爱卿们都不说话了?朕说的有什么问题吗?”

裴度小声说道:“陛下您忘了,荆南节度使之子裴锷平庸浅陋,大家都耻于称呼他的字。”

“可是韩愈和他们家私交甚好,所以在给裴锷送行的时候,为他写了序文,里面称呼了裴锷的字。”

“有朝臣上奏这件事,觉得韩愈卑劣,所以你把韩愈贬成太子右庶子。当然上不了朝了。”

韩愈也和李贺一样,在名字这件事情上掉了大坑。

唐宪宗李纯:“……”……

视频将各大位面搅了个天翻地覆,依旧还在播放中。

悠悠我心:【总而言之,在长安的三年里,李贺工作不顺,妻子过世了,身体又不好,精神状态差到不得了。

【他又见到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盘剥百姓,却无力改变。实在是受不了了。】

【心中有火气,他文风大变,写了很多鬼诗,这也是他被称为诗鬼的原因之一。】

【燕昭王招待郭隗之后,高筑起了黄金台,用来吸引全天下的人才。写下“报君黄金台上意”的李贺希望被燕昭王这样大方又有进取心的君主赏识,可惜事与愿违。】

【唐宪宗和燕昭王的区别有亿点点大……】

【李贺心高气傲,受不了这种磋磨。】

【这996的芝麻官,不做也罢!】

【于是他称病辞去了奉礼郎,回老家养病。】

【在这段时间里,他又双叕给汉武帝写了一首诗《金铜仙人辞汉歌》,借此感慨时光易逝,沧海桑田。】

【他在这首诗的前面,写了背景。】

【汉武帝沉迷修仙,方士告诉他要喝露水才能长寿,所以刘彻派人打造了一个金铜仙人,仙人捧盘接露水。刘彻妥妥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仙男啊。】

【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是三国纷乱,再之后就是魏朝。】

【魏明帝的时候,官员把汉武帝的捧露盘仙人拿出来了,放到前殿,然后准备把仙人从长安运走。】

【那个接露水的盘子因为颠簸流出露水,导致金铜仙人像是哭了一样潸然泪下。】

【李贺离开长安的时候,想起了这个典故,来长安的时候踌躇满志,离开长安的时候浑身伤病、暮气沉沉。】

【长安见证了王朝的兴衰,也偷走他的青春。】

紧接着,天幕出现新的画面。

古青青挑选的纪录片中,李贺的扮演者长相不算帅气,眉毛很粗,甚至连在一起。

才二十岁出头,头发却白了很多。

和史料上对李贺的记载非常相似。

可是气质却非常独特。

阴郁,落寞,孤独,沧桑,太特别了,没有人见到他之后会忘了他。

诗人远远眺望

长安,吟诵道:”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