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刘邦:把魏朝的祖先阉了!(第3/4页)

正当他们讨论这句诗的时候,天幕突然说起了“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幕很早就存在了,从昨天开始播放视频,大家都见怪不怪,甚至很好奇那大唐风光。

朋友对元好问说:“如果不是盘点唐宋诗人,你必定榜上有名啊。”

“不敢不敢。”元好问谦逊地说。

朋友像是想到什么,激动地说:“我们都知道这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但也没对出来,你应该会对吧!”

元好问思考很久,没有头绪。

这个句子意境太高,太难对了。

这时,他突然想起那只大雁,瞬间有感而发:“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世间还是没有感情比较好!

没有感情的话,那只大雁就不会因为同伴的死亡而自杀了。

朋友无比惊艳,默默品味:“有情对无情,有一股看破红尘的无奈感。”……

北宋的某处酒楼,石延年正和自己的朋友一边看天幕,一边拼酒。

恰巧这时,天幕说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自从诞生,就让人拍案叫绝,古往今来,无数人想对出下一句。】

朋友笑着摇晃酒杯:“这不是出了名的奇绝无对吗,谁对得出来呀?”

石延年喝酒喝得正痛快,听到朋友这句话,便不服输了:“这有什么难的?我来对!”

朋友拖腔带调:“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此时正是晚上,十五的月亮非常圆。

石延年瞅着那“大圆盘”,灵光乍现:“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长圆!”

天如果有情的话天也老了,月如果没有恨的话,那就一直是圆的。

他话音落下,四座皆惊。

词性对仗,声律齐整,而且意境深远,令人拍案叫绝。

更何况,天和月本身就组成了一幅画,天中有月,融为一体,无比自然。

朋友感叹道:“此乃千古奇对呀!”

“你是不是李长吉转世?”

石延年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心中叹气。

可不是嘛,他年轻的时候,数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和李贺一样不得志,日子过得像黄连一样苦。

没人比他更懂“天若有情天亦老”这种沧桑和无奈感了。

好在都熬过来了。他如今已进入仕途,春风得意。

他感慨,只是李长吉已经英年早逝,没有和他一样苦尽甘来!

老妇人震惊不已,这天幕盘点的,居然是儿子李贺?!

儿子诗文写得好,她是知道的,可好到什么程度,她没具体概念。

她高兴极了,立马回过头去,来到儿子的床铺边:“长吉,快来看看,你上天了!”

“仙人在说你呢!”

儿子面如死灰,久久没有回答,好像没了气息。

老妇

人心中咯噔,丝丝不祥的意味涌上心头,赶紧伸出手,试探鼻息。

鼻息微弱,好在还有。

枯瘦的李贺又咳嗽了起来,咳得撕心裂肺,声音破碎:“阿娘,我……不用看,能听得见。”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我就知道你不会有事。”老妇人拍着胸脯,心有余悸。

李贺躺在床上,沉默不言。

他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大限已至的气息,所以才会写下那首绝笔诗《秋来》。

如果人想活,即使得了绝症,也有可能熬过去。可他不想活,所以选择冷静地面对死亡。

可是不久前,他突然听到有人在说他的名字,在讲述他的过往。

他下意识地去追寻那道声音,以为是在阎罗殿。结果睁开眼时,眼前不是地狱,而是人间。

天上的人居然提起了他这位郁郁不得志的落魄人?

这时,天幕突然

说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自从诞生,就让人拍案叫绝,古往今来,无数人想对出下一句。】

震惊、高兴、迷茫……种种思绪盘旋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