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新视频【感谢gb不标文案都被我创死他(第3/7页)

悲秋,写些骚诗。

结果李商隐还夸他写得好!

杜牧心中腹诽,这个李商隐是真没情商。

唐朝诗人经常玩和诗,你写一首,我写一首,感情很快就升温了。

按道理来说,李商隐给杜牧写诗,杜牧于情于理是要回的。

可是杜牧很不高兴,所以就没回他。

谁知那李商隐没得到回应之后,也没感觉到自己不对,屁颠屁颠又给他写了一首拍马屁的诗。

如果说第一首诗还能接受,那第二首诗就直接令人说不出话了。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杜牧你的诗写得太好了,你的前身应该是梁代的名诗人江总吧!

江总诗写得确实好,可是他是陈后主的昏庸宰相。每天陪着陈后主饮酒作乐,根本不理政务。君臣如此腐败,国家日渐衰败。

这大概就类似于,夸一个皇帝字写得好看,结果夸的是:“你写的字真像宋徽宗啊!你前世是宋徽宗吧!”

直接就给杜牧气笑了,把人得罪的死死的。怀疑李商隐是故意在骂他。

而且,李商隐还跟白居易关系不错,好到白居易说自己来世想当李商隐的儿子,李商隐还真给自己的儿子叫白老。

可是杜牧非常讨厌白居易和元稹。

他有个好朋友因为元稹阻止而当不了官,两人之间结下了大大的梁子。

杜牧更是痛批白居易和元稹写的诗上不了台面。

李商隐不知道他们之间有怨吗?

还好意思来结交自己,他有脑子吗?

杜牧想到此,叹了口气。

不应该对李商隐要求太多。

毕竟这位明明是牛党,结果又娶了李党的女儿,在两党之间反复横跳,把两派都得罪得死死的,日子过得和豪门狗血剧一样。

出了名的“大聪明”,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小李杜……一提到他就要提起我?”

“而且还排在我前面,唉,烦死了!”

“小李杜”之间恩怨颇多,李商隐剃头担子一头热,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终究没有“大李杜”和谐。

被无数人关注的李贺此刻正怅然若失地拿着纸张。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话,居然能被后人写出那种高度。

化腐朽为神奇。

诗句脱离了个人名利场,来到唯物主义辩证法上。

可惜今生无缘得见。

他正惆怅的时候,又听见天幕说他的事情,心中有些好奇,轻声自言自语:“只流传两百四十首诗?”

“我放在表弟那里的诗,就不止这个数了。怎么流传的这么少?”

老母亲安慰他:“现在各地乱得很,经常有兵乱,可能是他来不及带上那些东西吧。而且,谁知道你给表弟留了那么多首诗呢?”

李贺

自从听到那些对子,突然有了活下去的动力,整个人都焕发着生机,有了求生欲望:“等我好起来,我就去找他把诗拿回来,全部编进去,这样就不会丢失。”

这样的话,流传到未来,也能给知己看见。

这不也算是和诗吗?

这时,那熟悉的女子声音传来:【李贺传下来的作品非常少,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唐人所写的《幽闲鼓吹》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

【刑部侍郎李藩很喜欢读李贺的诗,是李贺的粉丝,自己搜罗了李贺的诗,想给李贺做一本诗集。】

【他多方询问之后,得知李贺有一个表弟,这个表弟以前经常跟李贺互相写信,李贺给他写过很多诗。】

【李藩就去找李贺的表弟,想在他那里找到更多的诗,编入诗集。】

【李藩一听,还有这等好事?】

【他高高兴兴地把自己手上的诗全交给了李贺的表弟,然后回到家里静候佳音。】

【结果过了一年,一点儿消息也没有。他于是找到李贺的表弟,问诗集做好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