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第4/7页)

宋哲宗还活着的时候,赵佶的性命掌握在陛下手上。

可在另一个李清照的平行世界中,宋哲宗早已死去,宋徽宗乃是天下之主,没有什么人在地位上比他更高贵。

百姓即使知道未来宋徽宗会让大宋灭亡,如今也敢怒不敢言。可偏偏算算时间,靖康耻马上就要发生了!他们就是首当其冲的对象!皇帝目前杀不了,那皇帝的走狗呢?

这一天晚上,京城家家户户闭门不出。如果靠近,便能听见尖锐的呲啦啦啦的声音。

如果是技艺娴熟的铁匠,便能轻松地听出来,那是磨刀的声音。

大宋,起风了。

【吏部尚书王时雍,开封府尹徐秉哲,把抢来的妇女整车整车送往金营,号称“金人岳父”。】

吏部尚书王时雍原本和家人一起看着天幕,高高兴兴,结果吃瓜吃到自己,顿时吓得六神无主。

连忙带着妻妾回到屋里,命令丫鬟奴仆关好大门:“你们把门看好,一只蚊子也不能放进来!”

既是门关得严严的,吏部尚书王时雍的心也无法平静。怎么办?他该怎么办?

倘若天幕说的是真的,他真的是金人岳父,这种事也是让下属去做,做得非常隐蔽,没几个人知道。

可是如今天幕广而告之,他已经拉起了全京城人的仇恨。所有家里有女儿的人,都会恨上他,恨不得杀之后快!

他为什么清楚?因为他也有女儿。如果别人买卖他的妻妾和女儿,即使那个人是大官,他也要让大官好看。

吏部尚书王时雍拍拍胸脯,后怕不已。家宅抵挡不住外贼,等到熬过今晚,他要去面圣。

听天幕说,自己未来是帮宋徽宗买卖女子送给金兵,陛下得帮他,不能只让他背锅啊。

没过多久,五个侠士踏着月色,来到吏部尚书王时雍的门口,腰间的刀闪着锋利的冷光。

皇宫中,宋徽宗慌得六神无主,看向文武百官:“靖康之变,还有多久?”宰相赵挺之说道:"据说公元1125年,金兵南下攻打大宋。儿媳李清照

尚且还在京城,没有去山东待上十几年。按照这种纪年法,大概还有十多年。"

宋徽宗长松了口气,还好,还来得及!

赵挺之看到靖康耻,心中忧愤又焦虑,连忙说道:"陛下,请派人商讨抗金一事。”

宋徽宗闻言,却觉得荒谬,挥挥袖子,惊恐万分似的说道:"抗击金国?你疯了吗?"

“你没听见未来,金国都打到大宋都成了?金国该有多强啊。”

“如今金国得知未来会战胜大宋,信心肯定会空前膨胀,说不定马上就要打过来了。”

“如今迅速南迁,才是大宋的出路!”他话音落下,无数忠臣心如刀割。

文武百官求情道:“陛下不可,大宋版图早已大不如前,如果放弃北方,那么国将不国,无言面对老祖宗。"

“是啊,金人的胃口如此之大,犹如豺狼虎豹,南迁也是没有用的,他们一定会打过来的。”

可是宋徽宗武断地说:“朕心意已决,不用再说了,必须南迁。长江阻隔蛮夷,有什么可怕的?”

宋徽宗已经被那牵羊礼吓坏了,满脑子只剩下一个“逃”。国土丢一点没事,性命才是最重要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更何况,长江是天险,过河很难。凭借长江,他就不会被俘虏了。未来金兵过河也无所谓,他死后,哪管那洪水滔天?

这时,蔡京像是想到什么,笑着说道:"陛下,你可曾发现了一件事?"“什么事?”

“那天幕称呼我们的时候,一直说北宋,这说明什么?未来可能有个南宋。天幕是在告诉我们,南迁是可行的!"

宋徽宗觉得很有道理,不停点头,给文武百官打定心剂:"没错。韩信曾受胯. 下之辱,却让人刮目相看,大宋退一退又怎么样?只要保住根基,将来一定能北伐,灭亡蛮夷,夺回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