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李白代表作怎么这么多啊(第4/5页)

汪伦虽然这么说,但也只是开个玩笑,还是好酒好菜地招待李白。

两人同样不拘小节,狂傲不羁,快乐自由,偶尔还喜欢耍贫嘴,简直脾气相合。

李白玩了几天,要走了,那时候汪伦不在家。

汪伦回到家之后才知道,李白已经乘舟远行,他连忙拿着好酒来到岸边相送。

李白接过酒,心情愉悦,脱口而出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魏晋才女谢道韫乍一听,微微皱眉,写诗怎么可以直呼姓名,这也太口头语了,和之前几首诗相比,简直有失水准。

可仔细一揣摩,她又暗暗心惊。每个字都是大白话,和组合在一起,偏偏有一种别样的魅力。那么洒脱,那么亲切,又那么有人情味。

谢安的侄子一听,满心以为自己也能写了,脱口而出了几句"浑然天成"的诗句,并问:"我写得怎么样?”

谢道韫心中:地铁,老人,看手机。

她直言不讳:"之前天幕提了一个词叫做打油诗,送给你很合适,画虎不成反类犬。"

谢安的侄子:“……”

曹植若有所思:“深干尺的桃

花潭水也不及汪伦送别之情,真符合李太白的形象,怎么夸张怎么来,但确实突出,光这一句话就抵过了无数长篇大论。"

“真切的感情,不需要任何雕琢。”

曹操纳闷:“其实为父写的也都是口头语,绿何没有他这篇出名呢?为父的感情也很真挚!”

情到浓时,他当着众人的面又吟了一下自己的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植等人:“……”

曹植心中默默不敢言,李白送汪伦是真心,父亲学周公是真心吗?

哪个周公会挟天子以令诸侯啊?

这一场“大汉忠臣”的游戏,只有曹操演得乐在其中。

桃花潭附近,普通村民汪伦受宠若惊,什么?他居然因为李白的一首诗这么出名!

他的朋友都激动坏了,连忙向他取经:“你怎么跟李太白成为好友的啊!”

汪伦拍拍胸口,豪气地说:“没有人能拒绝这个。”

朋友恍然大悟:"以真心换真心,我懂了。"

“什么真心啊?我是说这个。”汪伦从鼓鼓塞襄的衣服中取出钱袋。

“这天下谁能拒绝黄白之物?”

朋友:“……”

“当真是清水去芙蓉,天然去雕饰。”杜甫嘴上在夸赞李白,心中却有点郁闷。

如果是岑夫子丹丘生,也就罢了,他知道这两人是李白的知己好友,关系超级好。李白这么深情地写诗也很正常。

可汪伦又是谁呀?

就连岑夫子和丹丘生,李白也只是说:“多喝点酒。”

到了汪伦这里,偏偏成了"不及汪伦送我情"。听天幕说,汪伦只不过是个普通村民,和李白才认识几天,关系就好成了这样,这合理吗?

杜甫心想,他跟高适可陪李白找寻仙草,炼仙丹,寻仙人,花了好几个月才成了知己好友啊!

天幕回答了他的疑问:【李白为什么把这首诗写得这么浅显?可能是因为受众的不同。据学者考证,汪伦应该是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商人。

如果像辛弃疾和李商隐那样掉书袋式写诗,商人估计要骂人了。

汪伦喜欢

这首诗吗?答案是很喜欢。

据说他送给了李白八匹骏马和十匹上好的绸缎,换算一下,大概相当于二百多万人民币。

汪伦或许是李白打赏最痛快的榜一了。

据宋代文人说,他的子孙一直留着这首诗。】

杜甫:“……”

杜甫恍恍惚,陷入沉思。杜甫这段时间带着高适跟李白一起玩,高适是个穷小子,李白不爱存钱,钱都花光了,那他们出行的钱是谁出的?

当然是杜甫。

杜甫瞬间觉得有点心酸,五天前他看到了自己的视频。和李白分别之后,自己去长安谋取功名,结果碰到李林甫,屡试屡败,沦落到了“讨饭”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