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第4/5页)

说来已经一月未见,她虽然派人传回去了信,但心中还有有隐隐的担忧。在姜家眼中,她是同人私奔了,这个消息一定也被他们散播了出去。

她此时若是回去长安去寻姨娘,反而是为姨娘寻麻烦。

最好的法子就是,等她在江南这边一切安定下来,再将姨娘接过来。在此之前,只能多多麻烦当铺当家和李大夫了。

于夫人望着她,不知不觉间,眼睛居然红了。

姜婳一怔,忙拿出了帕子,于夫人对着她摆摆手,笑着说道:“无事无事,只是听陈儿说了那些事情,看见姑娘便觉得心疼。若是陈儿能早些遇见姑娘便好了,姑娘的姨娘也能活下来,到时候姑娘带着姨娘一起嫁到江南来,我也多了个交心的人。”

见到姜婳没有说话,于夫人忙挥手:“还请姑娘不要怪罪陈儿,那日是我初见了姑娘只觉得喜欢至极,回来便问了陈儿。陈儿犹豫了许久,说想为姑娘寻一个旁的身份,需要我这个娘亲帮忙才说的。”

姜婳忙摇头,轻声道:“于陈同我说过的,是姜婳要多谢夫人不介意长安那些事情。”

正说着,于夫人想到了什么,小声说道:“陈儿父亲那事,姑娘也不要介意。府中事务都是我做主,我同意的事情,陈儿他父亲便是不同意都不行。”

“少些麻烦,我这边为姑娘重新安排个身份,彼时他父亲即便知晓了,也只能哑口无言。”

这些于陈一早便同她说过,但是当姜婳真正从于夫人口中听见的那一刻,还是有些诧异。

她未被人这般珍重过,即便知晓于夫人是因为于陈才对她如此和善,此时真正将这些话听在耳中这一刻,也不由心中一热。

于夫人见她情绪尚好,温柔笑了笑。

“其实在姑娘之前,陈儿从来没有求过我这个娘亲什么事情。此次多亏姑娘,我才有了些当人娘亲的感觉。姑娘出自高门,能够不嫌弃陈儿身上无功名,是陈儿的福气。”

说完,于夫人轻叹了一声:“说起功名,其实我是惋惜的。陈儿自小就是个神童,三岁成诗,五岁成文,从前在江南这一代都是有名的。”

说着,于夫人苦笑了一声:“只是世事难料,陈儿六岁那年,有一云游四方的老神仙来到府中,说陈儿万不可踏上为官之路。”

“那时谁会把这般事情放在耳中,直到老神仙走的第二日,陈儿在学堂之时,忽然昏厥了过去,连续几日高烧不醒。”

“那时我都被吓坏了,大夫如何都查不出原因,还是陈儿他父亲想起来老神仙的话,沉着脸让下人将陈儿书房中的书都烧了。”

姜婳一怔,然后就听见于夫人继续说:“说来奇怪,那些书烧完了,不过一刻陈儿就醒了过来。我们将那老神仙的话讲给陈儿听,他那时小,什么都不懂,即便我们不允许,还是自己偷偷寻书学。”

“起初我们没发现,直到一日陈儿又晕倒了,大夫来了,又是同上次一样的说辞。我们去陈儿书房中,看见了陈儿偷偷藏起来的十来本书。”

“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几次,我和陈儿他父亲谁都不敢再不信老神仙的话。但是陈儿他喜爱看书,平日听话的孩子,说了几次都不听。”

“他父亲没有法子,只能在又一次烧了陈儿的书后,带着陈儿在祠堂面前起了誓,说他于陈此生决不为官。这之后,陈儿再看书作诗文,便不会再同从前一般晕倒了。”

说完,于夫人拍了拍姜婳的手,眼眸红红的:“所以多谢姑娘不嫌弃陈儿,日后姑娘嫁进来了,便把我和陈儿他父亲当做亲生父母。”

姜婳轻轻点头,眸也有些红。

*

被于陈送回小院时,天已经隐隐有了要暗的趋势。

姜婳想着今日于夫人同她说的一切,她轻轻地牵了牵前方少年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