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历史的转折(第2/5页)

南楚国虽灭,最难的是处置那些南楚贵族。

南楚的土地大部分都在南楚贵族手中,若秦国想要让南楚国局势稳定,就必须收走南楚贵族手中大部分田,分给无地的楚人。这样秦国才能收得上赋税,征得到役夫兵卒。

但南楚贵族大多是投降秦国,若强夺他们的地,恐怕其余五国贵族会心寒,不敢轻易投降。

这时候就要耍一些阴谋诡计,用“换地”“迁徙”等方式夺走那些南楚贵族的田产。

这种事,朱襄做不来,该是太子政展现出自己雷霆手段的时候。

嬴小政拉拢一批人,杀了一批人,又平了一批人的叛乱,将南楚国的隐患一个一个拔除。

朱襄要照顾白起,嬴小政还要接过朱襄原本的工作,督促收割和耕种,忙得脚不沾地。

雪姬也来到了南楚国帮助嬴小政,安抚楚人恢复耕种生产。

知道白起病得起不了身后,嬴小政急忙赶回来,还是晚了一步。

这个今年已经十八岁,在后世已经算成年的青年太子,像个孩子似的坐在地上大哭,抱怨白翁对他不够好,只等君父,不等他。

子楚在一旁说了几句风凉话,朱襄还没有听到,雪姬挥舞着巴掌把子楚赶走了,丝毫没有给这个秦王面子。

子楚摸了摸鼻子,不敢再在雪姬面前讽刺嬴小政。

白起不想回乡,他想葬在自己最后奋战过的地方,顺带帮秦王镇一镇楚国的天地。

这时候的人都信鬼神。

楚国的神系和秦国、中原都有较大差异,楚人擅长巫厌之术。

在白起两度攻楚后,南楚国贵族总是诅咒秦国,还传什么灭秦者巴拉巴拉。

白起可听不得这些话。

秦国他不回了。他老人家就躺在楚国这片土地上,看看哪个牛鬼蛇神敢来。

白起的子孙匆匆赶来,想帮老祖宗落叶归根。

看到白起的遗嘱后,白起的子孙表情复杂。

他们总觉得老祖宗就是单纯嫌弃他们,死了都不想和他们待一起。这一定是错觉。

之后白起的子孙奋发图强,在第三辈、第四辈的人中出了好几个厉害的人才,这是后话。

后世有人写传奇小说称,是白起留在楚国之后保护楚国,楚人感激白起,白起成了神,所以惠及子孙。

这说法被更后的后世许多文人墨客采用,还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若这个时代的人听到后世人的胡乱编排,大概会和地狱笑话的当事人听到以他为主角的地狱笑话一样的表情。

武安君白起在寿春城附近下葬,用的是南楚君为自己修了一半的陵墓。

秦王子楚特意用诸侯之礼安葬武安君。

别说秦人,就是其他五国士人听闻此事后,都没有太过惊讶。

对于秦国和秦王而言,武安君值得如此死后殊荣。

朱襄一边在武安君墓前弹琴,一边对子楚道:“等秦国统一天下之后,还可以追封武安君为王,给武安君修个庙。”

子楚一边鼓瑟,一边道:“加封就交给政儿了。”

嬴小政一边击缶给君父和舅父打拍子,一边无语道:“我们非得在白翁墓前奏乐吗?那我们将来是不是还要在荀翁墓前奏乐?把荀翁气活了怎么办?”

朱襄道:“那不是更好吗?恭喜政儿,掌握了起死回生术。”

子楚道:“就是就是,恭喜恭喜。”

嬴小政:“……”这两个父亲简直不可理喻,不想要了。

在朱襄的提议下,提前给还没有继位的嬴小政记录“起居录”的浮丘,记录下了当时的场景。

两任秦王为武安君奏乐送行,武安君哀容之隆,可见一斑。

然后他偷偷在自己的日记本中多记了一笔,把长平君和秦王子楚与未来秦始皇的对话写了下来。

这个故事传到后世,无人相信是真事,都以为是后人编排的小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