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严酷的筛选(第4/10页)

这就是长征留下来的部队突围到赣粤边后,损失最大、性质最严重的“北山事件”。

后来项英、陈毅才知道龚楚是彻底叛变了,幸亏当时没有去见他,否则将会给革命带来更大的损失。

龚楚没有抓到项英、陈毅,不甘心。他熟悉红军活动的规律,布置军队日夜搜查,通往各地的大小道路都被严密封锁,连一些大山和羊肠小道上也设置了暗哨、密探。何长林则把与游击队发生过关系的群众统统指出来,很多人被敌人杀害。

1935年10月,龚楚引导国民党三个师向湘南游击区发动进攻,使湘粤赣游击支队受到严重损失,方维夏壮烈牺牲,蔡会文重伤被俘后壮烈牺牲。中共湘粤赣特委书记陈山负伤被俘。

就是这个“朱、毛、龚”的“龚”,虽然在红军队伍中作出过一些贡献,一旦叛变这支队伍,竟然为敌人作出了更大“贡献”。

为敌人作出更大“贡献”的龚楚,一直到1949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大陆的时候,他在干什么呢?他当时是广东国民党一个中将的随属官员。我们党从事“农运”的最早领导人,最后当国民党中将的随属官员去了,这种变化差异太大了。

但是在1949年,龚楚面对全国解放的态势,被迫请罪。向谁请罪?向他当年在红军中的下级的下级的下级林彪请罪。

龚楚当红军的主要领导者的时候,林彪只是一个连长,级别相差甚远。但是龚楚请罪,想见一下林彪都见不着,林彪的下级的下级的下级,仅仅一个师长就把他解决了。

林彪是共产党第四野战军百万大军的统帅,龚楚不过是国民党一个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林彪如何能去见他?派一个下级的下级的下级就像掸掉一只跳蚤一样,处理掉这个给党和革命带来巨大损失的叛徒。

所以龚楚投诚后觉得非常没有面子,就跑到香港去了。

降将可纳,叛徒难容。古往今来,任何政治集团皆是如此。

这一点龚楚倒是十分清楚。

他在香港写了一本书叫《我与红军》,谈起在红军中的高级人物,谈起现在新中国某某领导过去是我的同级,某某是我的下级,某某当年是如何如何……谈起自己未叛变时在中共的日子他便眉飞色舞,对时隔久远的人和事也记忆清晰,颇有几分资本的心情见诸笔端;对叛变之后,脱离红军的经历则缄口不言,避而不谈;其余的,便多是感大江东去之慨了。

38.红军叛将龚楚如何度过落魄余生

佛家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万劫,言时间之漫长。万劫不复,意为永远不能复原。《景德传灯录·韶州云门山文堰禅师》云:“莫将等闲空过时光,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不是小事。”

1990年9月13日,广东乐昌县长来镇悄悄来了一位年过九旬、双目失明的老先生,从海外返回定居。老先生姗姗来迟。他离开大陆前,曾是国民党军官。

别说一般军官,就是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不也照样回来了吗?中国大陆改革开放那么多年,国民党内地位比他高的人来来去去多少个,谁也不像他这么谨慎多虑。

他必须谨慎多虑,如果人们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的话。

他就是当年的大叛徒龚楚。

龚楚到香港后,似乎觉得有几分不保险。后来他被子女接往美国的亚特兰大。对共产党领导的那片土地,他要离得越远越好。

位置越远,感情越近。

身体越远,灵魂越近。

龚楚是片落叶,身居海外,却一直紧紧盯着那片布满他喜怒哀乐的土地,一直盯到双目失明。

他一直在等待,等待得既无言,又长久。他眷恋自己的故乡,又深知自己给共产党带来的伤害。看着别人先后返乡,他心潮难平。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宣布不再追究新中国成立前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刑事责任之后,他才下了回乡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