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章 罗汝成的大胃口(第2/3页)

以前登州兵乱的时候,乡野为叛军和官兵轮番扫荡,造成数万难民,当时城外遗尸无数,让罗汝成见了痛惜不已。

如今,因河南、淮北流民作乱,又造成十数万饥民流散,在日渐寒冷的秋冬季节,定会产生大量冻饿伤病。也许,其中会有一半的人,捱不过这个冬天。

而他们汉洲,人口仅只数百,南洋稻米粮食却又甚多,花费几万两银子,足以活命数千人。

因而,罗汝成决定,如果曹雄船队尚未出发的话,他将努力说服曹雄,去大明尽可能地装运更多的移民。哪怕,自己的船无法装下,也要雇佣其他跑海的船只,将那些挣扎求活的饥民,带回汉洲。

真的太惨了,诺大的流民大营,无数的饥民,身上仅有单薄的夏衣,然后用一双无神呆滞的眼睛地盯着你。只有看到一碗粥,或者一个馒头时,他们才仿佛活了过来。

“曹爷,你们还没走呀!真是……,真是……太好了!”罗汝成待船只停靠码头后,立刻奔向汉洲在巴达维亚港口附近租下的货栈。

见到了曹雄,罗汝成鼻子一酸,“俺运了很多人回来……,咱们快去救他们!”

“什么情况?救谁?”曹雄一把抓住罗汝成的胳膊,难道船上的兄弟被人捉了去?

“饥民!……无数的饥民呀!”罗汝成嘶哑着嗓子吼道:“每天都会死成百上千的人呀!”

罗汝成断断续续地说着淮北饥民的现状,以及官府的无所作为。

“在徐州,在整个淮北,粮食都涨成天价了!……俺花了五百两银子,只买了不到一百石粮食!才一百石呀,都不够一千人吃三天……”

曹雄听了,不由皱紧了眉头。淮北紧挨着山东,向来是主要产粮地区。如今却是饥民无数,粮价高启。虽然有流民作乱和官军荼毒乡野,造成无数难民流散各地,但如此聚集十数万饥民于运河两岸,官府就不知道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吗?

“官仓里,估计也没粮了!”旁边站着的周应平轻轻的说道。

“那粮食呢?”众人看着周应平。

“要么北上支援辽东了,要么被平叛大军征集带去了河南。”

“他们就不怕,运河附近十数万人……也反了?”

“不是每天还施一次粥嘛。”

“已入冬季,会冻死很多人的……”罗汝成瞪着眼睛说道。

“……平时年景,也会冻死人的。”

“平时年景,冻死数十上百,而那些饥民,则会死成千上万!”曹雄冷冷的说道。

周应平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大明那种每年仅仅冻饿而死数十上百的年景是越来越少了,这种动辄几千数万饥民流散各地的情景,倒是越发多了起来。

大明真的到了末世了吗?

“汝成,你将船只稍事保养整修一下,然后就拉着人回汉洲。俺们两日后启程去大明!”

“俺跟着你们一起去大明。……汉洲不是已经有两艘船了嘛,一次拉个两三百人回去。等俺们返回巴达维亚的时候,他们也差不多把人运完了。”罗汝成却想着,多一条船去大明,就可以活一百六十多人。

“你已来回奔波了四个多月,该歇歇了。……回去了,让老俞给你和兄弟们安排媳妇!”

“娶媳妇,早一天晚一天,都一样!……俺要跟你们去大明。”

曹雄与胡文进互相看了一眼,不禁摇头苦笑。罗汝成,是淮北睢宁人,不堪乡中恶吏欺压,奋起杀人,经海州乘船逃至登州,轮为流民。但孔有德祸乱登州,被裹挟叛军其中,逃往辽东海岛时,归于曹雄麾下。

他如此急切返回大明,想必是动了乡梓之情,试图救数万饥民。但,我们就算多了两条新购的西洋大船,一次又能运多少人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