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章 农事(第3/3页)

《齐民要术》中有“谷田必须岁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故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等记载,已指出了作物轮作的必要性,并记述了当时的轮作顺序。

长期以来,在中国旱地,多采用以禾谷类为主或禾谷类作物、经济作物与豆类作物的轮换,或与绿肥作物的轮换,有的水稻田实行与旱作物轮换种植的水旱轮作。

合理的轮作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可防治病、虫、草害,也是综合防除杂草的重要途径,更是能均衡利用土壤养分,调节土壤肥力,避免地力的损失。

在今年以来,汉洲民政府农事处对建业府各地的农田进行了全面清理,并计划在春季(10月)以后,对所有农田全面执行轮作,并且对栽种甘蔗等损伤地力严重的耕地进行休耕,或者栽种绿肥作物,以养地力。

有鉴于此,农事处的官员建议,分地农人若存在农田休耕的情况,可能会影响其农业产出,继而可能会抵制这个政策。民政府可否考虑,增加农人授田数量,不再以三十亩为限。

潘其风对此也比较认同,但这种关系汉洲所有农人增加授田的大事,他不敢自专,还是要等齐天返回建业城后再行定夺。不过,这种有益于汉洲民生的政策,多半会得到大总管的支持。

为此,潘其风着令农事处在推进农田轮作的基础上,对所辖范围内的耕地进行筛查和统计,做好增加授田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