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东线返航(第2/3页)

“造孽呀!”突然船艉部传来一声悲怆的呼声。

齐大江和牛虎立时回头望去,只见船艉部,几个移民正在抬着几具尸体,准备往海里抛弃。而旁边站着一个清瘦的中年人,披头散发,一脸悲愤地摇头呼喝着。

“这都是我大明好生人家,如今却葬身大海,以喂食鱼腹。惜哉!痛呼哉!”那个人仰天叹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齐大江看到此人,不由苦笑一声,这中年人正是几个月前,被广州的周二贵引荐并被他们强行带上了船的那个读书人。他关于安南周边局势的分析和对策,齐大江他们深受启发,并按照他提出的建议去安南郑氏寻求结盟共同对付广南国(安南阮氏),虽然因为自身实力不彰,受到对方冷遇,未能达成目的。

但此人在江西中过举人,而且见闻广博,颇有韬略,齐大江自然不会放任他去投了郑芝龙,便一直将他带在船上,并寻机送回汉洲本土。

“崔先生,不必如此感怀。”齐大江走到那人身边,拱手说道:“海上行船,本是不易。再者,移民众多,总有不适海上风浪之人。舱室狭小,也无多余空间安置死者,只能抛之于海上。”

“他们好生在大明存活,却在你们汉洲船上亡命。你们这是害人呀!”崔少川没好气地说道。

“崔先生说的言不符实呀。”牛虎插嘴说道:“刚刚抛入海中的死者,甚至包括我们所有船上的移民,他们可都是在大明垂死待毙的众多饿殍。若无我等将他们从大明转运出来,说不定,他们早已死去多时了!”

“那……”崔少川是知道这些移民全都是大明北方的饥民,被牛虎这么一抢白,却也无法反驳,恨恨地说道:“那他们在大明,至少死后能葬入大明土地上。而不是,弃置于海中,死无葬身之地。”

“可俺们救活了大部分人。”齐大江沉声说道:“以后,俺们还要来大明救更多的人,让他们来俺们汉洲安居乐业。在大明,有太多活不下去的人。”

“你就如此肯定,这些人到了你们那个汉洲,就一定可以存活?”崔少川不屑地问道。一个荒僻大陆,料来没什么产出,多半是靠贸易和劫掠为生,那富的只能是少数人。

“船上众多士兵和水手,你可随意寻一人问问。来俺们汉洲的大明移民,是否可以存活,是否可以安居乐业。”齐大江说道:“他们或许比不得江南百姓的富足,但最起码可以吃饱肚子,还有衣穿,有屋住。”

崔少川不经意地看了看甲板上的十几个水手和陆战队士兵,见他们一副理应如此的表情,心理不由暗暗吃惊。要知道,在历代王朝当中,有衣穿,有屋住,能吃饱,已然算是大治了。虽然不排除汉洲因为人少的缘故,但他们竟然能将不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改善境内民众生活水平方面,这说明,汉洲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海盗势力,而是在向一个政权,一个国家的方向迈进。

在新生岛,崔少川见证了汉洲士兵强大的火器,将安南四千余所谓精锐兵卒摧枯拉朽般尽数歼灭于岛上,而且他们的舟船巨大,横行海上,俨然还拥有不弱的武力。只是,他们距离大明太远了,足足有上万里呀!

“崔先生,俺的四弟,也是俺们汉洲民政府的大总管,他曾说过,未来几年,大明肯定是要亡了。”齐大江沉声说道:“到时候,整个大明境内,必然处于一片混乱,各处兵马彼此交战冲杀,百姓也定会流离失所,死者不知凡几。那个时候,大明是没有一处净土,没有一处安生之地。俺们汉洲虽然建立在万里之外的大陆上,但俺们与大明的汉人同一血脉,同一传承,自然要承担起挽救更多大明子民和大明文化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