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苏松(第2/3页)

“多半官府之中也无多余的存粮。”周二贵稍稍想了一下,说道。苏松地区以棉纺为主,周边几个府县在数十年前,均采取了毁粮种棉的农业种植方式,民众所食用的大部分粮食都从江西,湖广一带输送,想来附近几个受灾府县,没有多余的粮食赈灾。

“这江南之地都无多余粮食用于赈灾,那北方岂不是更是饿殍遍地了!”赵成顺来自河北,流落山东,两年前被汉洲人收罗到船上,但途中患病,滞留广州。病好了后,因为人比较机灵,被周二贵留在汉洲货栈,帮着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因而,对于饥民,有一种天然的同情和惋惜。

“所以说呀,这个大明要亡了呀!”周二贵叹口气说道:“民不聊生,官府又无所作为,这天下,迟早要被这无数的饥民所掀翻!”

“哪来的大胆狂徒,在此诽谤朝廷,咒我大明江山将亡!”俩人身侧突然传来一声呵斥:“来人,给我将他们拿下了!”

话音一落,冲上来几个衙役,将周赵二人踢翻在地,就要锁拿。

周二贵身后几个汉洲护卫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有些措手不及,见到周赵二人被几个衙役摁一拥而上,稍稍愣了一下,随即便拔出刀来就要反抗。但看到附近还有十余个卫所军士慢慢的围了过来,一时间,不仅有些犹豫起来。

“回船上去。”周二贵被衙役摁在地上,他拧着头喊道:“速速去泉州,找福建大都督来救我们。”

几个汉洲护卫,恨恨地看了那十几个围过来的卫所军士,咬了咬牙,转身朝码头跑去。

“福建大都督?”一个三十余许,面白清瘦的男子看着远去的几个护卫,随即又转头瞅了瞅被摁倒在地的两个商人模样的汉子,轻蔑地一笑:“就是郑芝龙那海贼本人来了,又能如何?大明治下,岂容你等狂悖之人叫嚣!此辈,既然与郑芝龙有些关联,想必亦为某处海贼同伙。”

“县尊,郑芝龙十年前,已然归顺朝廷,如今,已是福建总兵官,署都督同知衔,麾下数万人,船只千余艘,把控大明万里海疆。”一个幕僚模样的男子面带忧色地提醒道:“这些人若与郑芝龙有所联系,不若在县衙训诫一番,自任其离去。”

“郑芝龙,海贼也!”唐子钧不以为然地说道:“朝廷恩遇,招安此子,该是他天大的福分。但这些年来,郑氏却凭借武力,把持海疆,肆意妄为,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此二贼子,背地里诽谤朝廷,言狂悖之语,若不加严惩,如何维护我大明朝廷威仪。”

那个幕僚听罢,微微叹了一口气,不再多言。虽然这位县尊大人说得堂皇,但其恼恨郑芝龙却是真的,非郑氏不尊朝廷,而是那个“把控海疆”,垄断商路,使得苏松本地商人深恨之。他这是要借题发挥,待郑芝龙来要人时,想必会对其做一番警告。

……

“松江府上海县拿了汉洲的人?”郑芝龙听到郑芝豹提及汉洲货栈大掌柜周二贵被上海县锁拿入狱,以诽谤朝廷,侮辱君上的名义,欲将问罪,面色不由沉了下来。

“大哥,可是要为汉洲出头?”郑芝豹问道:“那里可是南直隶所辖,南京治下,我们不好插手的。”

“那个周二贵被上海县锁拿时,必然会提及我的名号。”郑芝龙阴郁地说道:“如此,那县令依旧着人将其入狱,这恐怕是针对我这福建都督来的呀!”

“大哥是认为有人作祟,故意锁拿与我们有关系的汉洲人,而且矛头还对准了我们?”郑芝豹怒道:“难道是南京那边的人要对付我们?”

“以我看来,未必是南京那边官场上的大人们。或许是江南的海商,还有那些棉商在背后怂恿。”郑芝龙笑了笑,“一群道貌岸然的小人,嘴上说的道德文章,背地里哪个不是私通海外,勾连西洋。我们夺了台湾,阻了荷兰人的海路,使得他们无法直接与东印度公司贸易,还少了西班牙人的采买,以至于损失了大笔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