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 崩塌(第2/3页)

但洪承畴却极力敦促勒克德浑不能片刻耽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立即驱降军往攻南京,不容弘光朝廷以喘息之机。

勒克德浑立时听取了洪承畴的建议,于9月17日,督刘良佐两万余兵马为前导,李成栋、张天福、张天禄、李栖凤等数万大军随后跟进,朝南京城急袭而来。

9月18日,刘良佐攻至桥头镇,招降其部将周义深三千余人。

9月19日,刘良佐部攻至龙潭镇,遇黄得功部左协总兵田雄,却被对方击溃,损兵数千。后队张天福部赶至,仍旧不克。傍晚,李成栋、张天禄、李栖凤等部相继亦赶至龙潭,众军合攻,田雄不支,退往栖霞。

9月20日,清军继续西进,至栖霞,遇黄得功部主力两万余人,刘良佐部再溃。

李成栋、张天福等各部蜂拥前攻,却均被黄得功击退,阻于栖霞县城,未能寸进。9月21日,勒克德浑领八旗军兵赶至栖霞,大军再次围攻该城,但遭到黄得功部顽强抵抗,终未能克复此城。

9月22日,勒克德浑令刘良佐、李成栋等降军绕过栖霞,直攻南京。当日午后,清军进至燕子矶,遇黄得功部右协总兵马得功,刘良佐部又溃。李成栋、张天禄、李栖凤见刘良佐所部一路遇敌均无不溃败,不免露出鄙视之心。

刘良佐尴尬之余,恐担心日后未能被清军重用,当即建言督阵的八旗固山额真,他可派人进入燕子矶,必能招降此地守将马得功。

当日傍晚,刘良佐派人进入燕子矶马得功大营,声言,清军数十万八旗已悉数过江,而且携带了红衣大炮数十门,不日也将抵达。若是不降于清军,届时大军到来,火炮轰击,定然全军化为齑粉。

马得功本来见清军突然攻至南京城下,心中已然惶惶,在听到刘良佐的使者说清军数十万过江,还有红衣大炮,已是胆寒。遂,当日夜里,率全军尽数降于清军。

清军突然过江,攻占镇江,并一路急袭而来,南京城收到消息后,顿时乱作一团。

9月20日,就在黄得功在栖霞阻击清军时,弘光帝便带着老娘和马士英等少数大臣,悄悄打开城门,往西投奔太平府刘孔昭。

而南京城内主事的守备勋臣忻城伯赵之龙便开始联络魏国公徐允爵,保国公张国弼,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等勋贵,准备在清军到来时,举旗投降。

9月22日,李成栋、刘良佐、马得功等降军攻至南京城下,就在督阵的勒克德浑正在对高大坚固的南京城墙而惊叹不已,并发愁攻城会损失多少降军时,南京城的几个城门却从里面打开了。

忻城伯赵之龙、礼部尚书钱谦益等五十余名大小官员,齐齐出城,跪迎清军入城。

勒克德浑见状,顿时犹疑不定,本来攻占镇江,已是大功一件。自己接受洪承畴的建议,带着一帮降军就打算偷一把南京城,炫耀一下武力,并未想过会立刻攻下这座大明最为重要的都城。怎么,我们大军还未攻城,你们就出来请降来了?

难道是诈降?打算诱我大军入城,以便瓮中捉鳖(这个形容似乎哪里不对),全歼我军?

洪承畴此时在镇江驻守,以为后援,无以问计,勒克德浑只能左右看了看李成栋、刘良佐、马得功等降将,心中却暗自警惕,莫不是,南京城中的明军与这些降军有所勾连,准备在南京城设一个埋伏,里应外合,将我在此的八旗将士尽数捉了去?

未了,勒克德浑命人先将赵之龙、钱谦益等数十名大明官员扣在营中,然后让李成栋先带兵进入南京,确认是否有无埋伏。

9月23日,经过一天的反复搜索,李成栋出城告知勒克德浑,城内无有埋伏,并且城中军民确实在“真心”降顺我大清。

勒克德浑当即大喜,想不到豫亲王北返,攻破南京,灭亡大明的泼天大功竟然落在了他的头上。那么,自己身上的多罗贝勒,说不定就会顺势往升至多罗郡王,甚至和硕亲王,也不是不能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