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章 坎贝湾(第3/4页)

因之,以这样不稳定的充满临时性的运营模式,根本无法跟同时期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熟稳定的股份制模式相抗衡。英国东印度公司可以说一直走在公司模式的探索之路上。

荷兰与英国曾是半个世纪的盟友,是伊丽莎白女王竭力扶持的新教兄弟政权。1625年对西班牙的战争中,英荷海军还曾组成联合舰队并肩作战。

因而,在遥远的亚洲,为了一道对抗葡萄牙,英国、荷兰两家东印度公司结成攻守同盟。1621年,英荷主动出击,联手封锁果阿港,让葡萄牙人船只一年未能出入港口,损失惨重。英国人还应波斯王沙·阿巴斯的邀请,进入阿拉伯海,将盘踞霍尔木兹岛一百余年的葡萄牙人驱逐出去。

不过,英国人很快意识到,相比江河日下的葡萄牙人,咄咄逼人的荷兰人更有威胁,因此,在163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单独与葡属印度媾和,因此获得了出入葡萄牙人港口的特权。

而荷兰人则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继续蚕食葡萄牙势力,印度西海岸的数个葡属据点相继落入荷兰人之手,若不是得到汉洲齐国的支援,葡属印度的统治中心果阿,以及孟买、卡利卡特(今印度西南港口城市科泽科德)说不定也会丢掉。

然而,可能是做垄断生意做习惯了,荷兰人在不断排挤葡萄牙势力的同时,隐隐将矛头也指向了英国人,这引起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高度紧张。因为,凡是荷兰人染指的生意,英国人必然会被无情地挤出,这是他们数年来正在不断重复经历的噩梦。

此前席卷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期间,英国充分利用中立国身份,海上贸易得到长足发展。1630年以后,西班牙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海外市场,每年消费大量英国毛料。1646年西班牙海港毕尔巴鄂出入的商船有四分之三来自英国。

然而,好景不长,1648年西班牙与荷兰签订停战合约,结束双方之间的战争状态,荷兰商船迅速重返伊比利亚半岛,英国贸易的繁荣泡沫立刻迸碎。面对荷兰人低廉的运费和利息,英国商船毫无竞争优势,短短两年间就丧失了大半以上的海外市场。

1647年英国还几乎垄断西班牙的羊毛出口,三年后荷兰就夺占了80%的贸易份额。1647年之前的英国毛料几乎是奥斯曼帝国最畅销欧洲纺织品,两年之后,就已经无法同荷兰高档毛料竞争,只能困守中低档市场。

英国在波罗的海市场的贸易份额也急剧萎缩,1647年通过丹麦海峡进入波罗的海的英国商船有近130艘,此后就直线下降,1651年跌至20艘,而这一年总共有1000艘荷兰商船进入波罗的海。

因此,总的来说,不论是在欧洲,还是在印度,英荷之间的矛盾已然相当激化,就算是爆发一场战争,也在情理当中。

……

3月20日,印度,第乌。

“不不不……”葡萄牙驻第乌总督安东尼奥·特里斯·梅涅兹摇头说道:“亲爱的何先生,你们不能派出武装人员去攻打苏拉特。那样的话,将会被认为是对莫卧儿帝国皇帝的冒犯。那里,是莫卧儿帝国的领土,而英格兰人只是寄居在那块土地上,从事着东西方之间的贸易。苏拉特,跟我们第乌、果阿、达曼等据有的城市,是完全不一样的。”

“梅涅兹总督,你的意思是,苏拉特仍旧处于印度人的治理之下,而英格兰人仅仅只是在那座城市设立了商馆,而且并没有划地自守,建立他们所属的殖民政府?”何春茂大感意外。

“是的,何先生。”梅涅兹总督微笑着说道:“莫卧儿帝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他们拥有数以百万计的军队,而且他们征服的脚步依旧没有停下来,北方的坎大哈(今阿富汗一带),西北的古吉拉特,南方的德干。哦,上帝,这个帝国正在不断地朝各个方向扩张着。所以,我们最好不要试图使用武力,来向这个伟大的帝国进行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