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二章 奥斯曼的使者(第3/4页)

奥斯曼人在这座小镇里停留了五天时间,在几个巴巴里海盗头领善意的劝说下,他们从当地居民手里购买了许多漂亮的白珍珠,准备敬献给伊斯坦布尔的众多贵人。这些晶莹剔透的白珍珠,不仅个头大,皮光细腻,而且珠层更厚,圆度更圆,还真的是送给奥斯曼宫廷贵人最好的礼物。

躺在碧绿海水轻轻地冲刷的白色沙滩上,喝着汉洲酿制的蜜酒(甘蔗酒),吃着独特风味的烤鱼,在这宁静的小镇彻底松弛下来,让远道而来的奥斯曼客人生出无限的惬意,甚至有些留恋而往返的感觉。

……

5月12日,巴巴里海盗一行船队抵达建业港,来到了这个南方大陆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

经过一番严苛的检查和盘问后,两艘引导小船将他们一行十余艘船只带到港口西侧码头停靠,随后几名码头官员将奥斯曼使者迎接到附近的客舍暂时休息,等待外交部门的接待。

经过十余年发展的建业港,已经成为整个南洋地区设施最为先进,规划最为科学的港口,整个港口停泊区,有十余道长长的水泥栈桥延伸至海湾之中,可以满足同时停靠六十多艘大型船只。无数座高大的吊杆耸立在码头边上,为众多出入港口的货船提供高效率的装卸服务。

一道长数公里的水泥防波提,阻断了海湾汹涌波浪的冲击力,将整个港池围护在里面,同时也维持着港口水面平稳,确保港口免受恶劣天气影响、以便船舶安全停泊和作业。

在码头的东南侧,有两座巨大的修理船坞,可以随时为远道而来的任何类型商船提供整体维修和保养服务,保障船只的持续远航能力。

“汉洲人也不知道动员了多少人,挖掘了多少巨石,才将这座港口建设成如此规模?”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指着港口的方向,微笑着说道。

“埃森利大人,汉洲人并没有挖掘那么多巨石来建造这座港口。”曾经来过两次建业港的阿马里轻声地说道:“那些看上去如同巨石般的建筑物体,都是被称作为水泥的一种建筑材料建造出来的。汉洲人的许多城市和堡垒,都在大范围地利用这种材料,非常坚固耐用,即使火炮轰击,造成的危害也很轻微。”

“哦?”埃森利脸上神色一动,“我们可以获得这种被称为水泥的建筑材料吗?”

“……或许,需要付出一些代价。”阿马里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代价?”埃森利点了点头,我们伟大的奥斯曼帝国拥有数千万人口,幅员广大的领地,无数的珍奇异宝,数之不尽的矿产资源,随便抠出一点来,想必就能从这个小小的汉洲获得我们想要的一切东西。最重要的是,他们将获得我们奥斯曼帝国的友谊,就凭这一点,埃森利觉得这个国家没有理由拒绝他们的要求。

齐国负责外交事务的鸿胪寺反应速度很快,接到码头官员的报告后,不到一个小时,一名鸿胪寺少卿便带着数名司仪和一队巡警,将奥斯曼使者接上三辆马车,朝城中的国宾馆驶去。而前来交割贸易货物的巴巴里海盗,则自去城中的商馆,准备与齐国商贸部接洽所需交换的货物。

建业城已经扩建了三次,面积近四平方公里,最早修建的防御城墙,已然成为内外两城的分界线,城中人口规模也达到五万余人,集中了全国近半数以上的大型商社和工厂,成为齐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汉洲是真的没有乞丐和流民,还是因为我们的到来,他们特意净化了街道?”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透过车窗看着外面依旧整齐干净的城市环境,不由好奇地问道。

“大人,我认为汉洲可能是真的没有乞丐和流民。”作为奥斯曼使者的翻译,马怀玉笑着说道:“汉洲人丁稀少,劳力缺乏,是不可能让乞丐和流民存在的。大人,你看,汉洲人连那些缺少腿脚的残废之人都在充分利用着,怎么会闲置浪费任何一个人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