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章 粮食和人口(第3/3页)

在汉洲许多地区,无论是当地政府组织倡导,还是居民自发,村镇乡屯里会有许多专门为三四岁以下的孩子建立的托儿服务,一般会有孩童家长缴纳一些托儿费或者提供部分食物,由一些正在怀孕或者处于哺乳期的妇人轮流帮着看管孩童。这些举措,也为许多家庭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后顾之忧,使得部分母亲毫无后顾之忧地怀上下一个孩子。

……

就在高喜全等一众农户结束春耕活动,准备好好歇息几天时,从大兴府下来的农事官和农业专家却开始动员辖下各地农户,将各自所属份地中暂时处于休耕的田地里进行轮作芜菁或者苜蓿草,为各地乡镇和牧场里边牲畜提供过冬饲料。

之所以开始提倡轮作,淘汰了每隔两三年的休耕土地的做法,此举可以大大增加了土地的利用率,还能直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为了恢复土壤肥力,农户在各地农事官员和吏员的指导下,开始在所属份地里种植芜青等饲料作物或苜蓿等特种草类,将其作为草地,从而供养更多的牲畜。芜青等作物是家畜过冬时节的绝佳饲料,此前由于这些作物的匮乏,汉洲东部的部分农场和牧场很难维持大量家畜。

另外轮作耕种的芜青的块根还可以熟食或用来泡酸菜,作为食用蔬菜,肥大肉质根供食用。芜青的根以及叶子都可食用。而且,芜青还可药用,花性味辛、苦,性平,无毒,具有耳聪明目、轻身的功效,加水煮汁服用,可以除腹内痞块积聚,服少许可治霍乱导致的胸腹胀闷。

芜菁又名蔓菁,俗称大头菜。大头菜也是一种大众菜,产量高、品质优,荒年灾年的时候可以代替粮食,活人无数。但是明代以前,大头菜只能在北方生存,若在南方种植,大头就变成小头。

原大明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徐光启经过不断的耕作试验,选育良种,适应时令,改进栽培技术,终于成功让芜菁一路向南,在南方,小头终于长成大头,从此被人称为大头菜。

他所著《农政全书》中的《芜菁疏》就有详细说明。

此前十余年,汉洲本土可谓风调雨顺,无数的荒地经过数年的垦殖和积肥改良,所产粮食逐年提升,亩产虽然比不得大明数千年耕耘后的熟地,但凭借着广种薄收,还是让逐渐增多的汉洲民众不虞温饱。

因而,分得了土地的农户因为人力所限,往往会有三成以上的农田处于休耕状态。

但去年延续到目前的大范围旱灾,骤然让汉洲上下所有民众产生了恐慌的心理,担心大明那般持续十数年的各种灾情在汉洲大陆上演。因而,各级政府在增加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外,还加大了对牲畜家禽饲养的支持力度。

过去那种比较粗放型的牲畜放养模式,虽然比较省力,但缺乏专用饲料的喂养,牲畜的生长和繁殖自然会变得有些缓慢,不利于种群的快速扩大。既如此,莫如将农户手里休耕状态的田地里轮作芜青或苜蓿等作物,不仅能为牲畜提供大量专用饲料,还能改善土地肥力。

轮作耕种带来的好处不止在于从休耕的土地上培育数量更多、品种更佳的牲畜这一条。将家畜融入常规农业生产,而不是单独养殖,可以生产更多的肥料,直接提升土地肥力,对于下一阶段的粮食种植大有裨益,耕地生产力由此得到有效提高。

简而言之,土地里一直生长着有用的东西,它的肥力不断提升,牲畜和谷物的产量都得以增加。

实行轮作倒茬,秋翻冬灌,增施有机肥,提高地力,对整个汉洲农业的持续性发展,有着极大地促进和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