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章 伟大的航行(六)(第3/4页)

作为回报,我们赠送了他们一些棉布、小镜子,以及数只还活着的公鸡和母鸡,希望这些微薄的物资,可以对岛上土著的生活,有所改善。

为了纪念这座小岛,我决定将这座位于大洋深处的岛屿,命名为孤心岛(今复活节岛)。当然为了宣示我们齐国对这个小岛的所有权,我们在离开时,在岛屿的西北海岸边,埋设了一块齐国界碑。”

“风行4号”舰长匡有杰放下炭笔,轻轻地合上了航海日志,端起固定桌子上的一杯清茶,慢慢的品啄着,然后顺手拿起航海图,开始研究着下一段未知的旅程。

……

1月16日,麦哲伦海峡。

齐国两艘主力探索船在以大风、急浪而著称的麦哲伦海峡中,已经航行了十余天。在这条猛烈风浪的海峡中,两岸陡壁耸立,海岬、岛屿密布。峡中风大多雾,潮高流急,多旋涡逆流,海上时有浮冰,非常不利于航行。

舰队一行两艘船上,虽然有几名原西班牙裔军官和老水手领航,但毕竟过了二十多年时间,许多海况和地形地貌,已然很模糊了。

因而,为了确保船队的安全,船行速度放得很慢,同时,借此机会,舰队司令陆祖生一边指挥船只谨慎驾驶,一边命令水手和测绘人员对沿途海域进行测量和地形勘绘。他发现,此次离开汉洲本土携带的所有美洲和火地岛的地图几乎没有任何用处。这些地图大部分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那里获取,其中还有一份有关海峡的地图,是1624年根据荷兰海军上校埃尔米特的粗略草图绘制的,但是,对探索舰队而言,它根本没有借鉴的价值。

此时,海峡里刮起了强劲的西风,卷起的大浪高达五六米。为了安全起见,舰队驶入海峡东侧一处海湾,以暂时躲避巨大的风浪。

这处港湾(今智利火地岛省首府波韦尼尔市),外部狭窄,而内部宽阔,且深入内陆十余里,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更为难得是,岸边就有一条小河,水流缓缓而又清澈。附近还有几名当地的土著人,看见探索舰队船员登陆上岸后,立刻迎了上来。

为了表示友好,土著人把手上类似回旋镖的小棍子扔给了登陆探查的船员。随后,他们决定带着几名陌生人去见自己的同伴,那个地方可能离岸边有一段路程。于是,几名土著在前面带路,边走边留下记号,以便探索船的水手们跟上。

不久,他们抵达了目的地,果然见到了许多土著人,这些土著人友好的接待了十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十几座木屋建在树木茂密的小山上,所有的建筑毫无艺术性和规律性可言,仅仅由一些枝干靠在一起,搭成箭塔的形状。向风的那一面覆盖着干草和树枝,以便遮挡风雪,背风面则开着一道门,供人进出。

整个部落营地大概居住着五六十名土著,他们用高度抛光的木头做成弓箭,用于狩猎。这些土著四肢短小,体格健壮,头上又黑又直的头发耷拉在耳朵和前额上。他们全都披着海豹和骆马的皮毛,一些妇人的脚踝上戴着一小串饰品。她们把小孩背在背上,低着头正在埋头做着手里的活计。

土著们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贝类是他们唯一的食物来源,当然,有时也会猎杀一些偶尔游到岸边的海豹、海狮等海洋动物。他们连最简单粗糙的工具都没有,甚至没有器皿盛放食物。

“我决定,将我们齐国位于美洲大陆的第一处秘密据点就设在此处。”陆祖生在带着几名军官仔细考察了周边环境后,如是说道。

“在此处建立据点的话,他们的日常补给如何提供?”风行3号舰长、仁勇校尉(中尉)樊福德问道:“待我们返回汉洲本土,可能将是数月之后,若是再组织一支探索舰队前来美洲,恐怕将在一年后。如此,卑职担心,没有船员愿意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