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八章 长安(第3/4页)

而如今,故都长安在洪武年间,便被改名西安,使得这个影响久远的地名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而齐国若要继承华夏文明,彰汉家文化,建立两洋帝国,莫过于将都城命名为长安,使之再次扬名于世界,威服于四夷。

潘其风等一众选址考察人员所初步确定的位置,在今澳洲布里斯班市以西一百二十五公里的图文巴市,是澳洲除首都堪培拉外的第二大内陆城市,闻名于世界的花园之都。

……

2月23日,建业。

齐天将汉东南行署总管区呈报的都城选址报告轻轻地放在桌上,闭上眼睛,仔细的回忆有些模糊的记忆。虽然没有实地去查看,但他非常确定这个地方与原来的澳洲首都堪培拉位置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既然汉东南地区官员经过精心挑选,细致探查,想必地方也是不差的。再加上这份报告被内阁审议后,直接转呈过来,自然也是集体属意此地。

那么,齐国的都城就选定此处吧。

“王上,都城建设,周期将以二十年计。初步计划是,工部先委托汉洲道路建筑总商社修建一条八十多公里的国道,把大兴至成德的道路延伸至大东山。同时,委托大兴建筑商社,于都城所在地修建若干砖窑、水泥厂,以为后期建筑所需。有鉴于此,今年将会往大兴府发送移民一万人,着令该地区加大对西部内陆的移民点建设,为后期都城建设,奠定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基础。”工部尚书王振良躬身说道。

“都城建设所需民力,勿要滥征,尤其是兴建初期,条件较为恶劣,工程也较为繁重。”齐天说道:“需知,国内人力不丰,且移民不易,可经不起任何消耗。”

“王上体恤民力,乃我齐国万民之福。臣定会遵照王上旨意,派出有力官员督办,勿使民力滥用。”王振良说道:“臣与移民部计议,为不至地方因都城兴建而抽调劳役,耽误工农各业,提议都城建设之劳力皆由每年新进移民承担,人数暂定为三千,服役期为一年。出役后,所有人等就地转移至都城配属移民屯殖点。”

“可!”齐天点头说道:“移民部也可酌情于海外征调土人,承揽建设过程中粗重危险工作。”

“谨遵王命。”王振良拱手应诺道。

“都城之名,即为长安吧。”齐天看了看殿中的内阁诸臣,朗声说道:“希望我大齐,能如此名,国中长治久安,永享太平。”

“王上,我大齐自汉洲立基以来,从无到有,国势亦从弱变强,败夷人,征土蛮,威服于南洋。如今,国中百姓更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人口规模及至百万,指日可待。以此,长治久安,永享太平,亦为当然之事。”内阁总理张文琪昂然说道。

“诚如总理大人所言,观大明境内,及至南洋地区,未见有国如我大齐,百姓安乐,国富军强,彰显勃勃之势。”兵部尚书胡平江说道:“王上春秋鼎盛,雄才大略,我大齐在王上治理下,定然得享长治久安,制霸两洋。”

“呵呵……”齐天轻笑几声,“诸臣倒是比我乐观多了。但纵观华夏数千年历史,却未曾有一个历经久远的王朝,就是昔日之强汉盛唐,亦不过数百年之数。何独我大齐能长治久安矣?”

众臣闻言,均不由面面相觑,一时间对王上所言,不知该做如何答复。

“华夏数千年历史,创业之初,无不是筚路蓝缕、百折不挠,历万死而觅一生。然,功业既兴,自然惰性发作,则麻痹松懈、腐败渐生,或政怠宦成,或人亡政息,或求荣取辱。虽有大力,终无法扭转,亦无法补救。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此,既成历史周期,周而复始,几无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可跳出此周期支配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