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夏狩(第2/4页)

而莒州,距离海边九十里,乃是海禁界限内一座重要军事支撑点,驻有清军六百余,归属于沂州镇,维护着我大清安东卫至灵州卫两百余里的海防边疆。

然而,十天前,明军四千余人,乘坐大小船只三十余艘,突然在已经荒废的日照县登陆,然后沿着以前的官道,迅速破开低矮的边墙,攻至莒州城下。

城中守军看到对方在立寨未久,便推出了数门轻巧的火炮,缓缓地抵近城门。在火炮刚刚轰击不到三轮,守军发一声喊,蜂拥从北门逃出,往沂水而去。

驻沂水的清军参将闻报后,一边收拢败兵,加强城防,一边派出几路信使,往沂州、诸城、安丘等地求援,声称,那明齐联军又来袭边,舰船遮天蔽日,数万余大军入寇,若是援军迟滞不至,则沂水危矣,山东危矣!

未及数日,沂水县城附近便零星出现了十数骑明军游骑,而且明目张胆地在城下四处游走,胆大至极。沂水城守军以为有机可乘,便派出三百余官兵上前,试图将其俘杀。

但令人震惊的是,那十数骑明军游骑着实强悍,见大队兵马来袭,不慌不忙地骑马奔远,然后在一箭之地,翻身下马,取出弓箭朝追来的清军攒射。对方几乎箭无虚发,须臾间,清军便有二十余人中箭身亡。

四十余骑清军骑兵大怒,奔出阵列,策马向前追去。但不过半个时辰,追击的骑兵便狼狈地逃回步兵阵列当中,惊恐地报于带队的将领,那十数骑明军游骑,宛如八旗甲骑,不仅箭射得准,而且战阵拼杀尤为凶猛。对方将他们诱离大队后,反身下马应战。他们身材雄壮,均着半身板甲,头罩铁面盔,手持锋利长刀,如疯虎雄狮一般,片刻之间,便将他们半数骑兵打落下马。若非剩余骑兵见机得快,催马回奔,说不定就让对方尽数杀死于战阵当中。

正当带队的清军将领在沂水城下惊疑不定时,那十数个明军游骑又奔了回来。他们掀开头盔,举着长刀,将十数级清军头颅掷于阵前,不断地呼喝挑衅。

“是……是生女真!?……披甲人!”一名见多识广的清军将领目瞪口呆地看着那十数名明军游骑,低低地呼道。

跟随清军八旗多年征战,这些汉军多少了解一些八旗的编组和构成。除去那些八旗贵胄不提,在八旗军伍当中,来自辽东山林中的生女真战士,向来是八旗披坚执锐、攻城拔寨的主力前锋。去年,在徐州大战当中,我大清镇南大将军鳌拜大人,听说就因为帐下有两千余生女真战士,在守城的许多关键时刻,抵住了明军的多次猛烈进攻,堪堪守住了徐州,使得我大清在江淮保留了一块最为重要的支撑点。

话说,这明军怎么会有来自辽东山林中的生女真战士?

“还别说,这些从镇州抽调而来的索伦人着实有用。他们简直就是天生的猎人,不仅为我大军哨探四方,警戒各处,还能作为大军的前锋爪牙,驱逐俘杀清虏游骑,省了咱们许多事。”云州镇副将瞿国平笑着说道:“以后,你们镇州需多方努力,在当地尽量多招揽一些索伦人,为我云州所用。”

“大人,这些索伦人虽然勇猛善战,但纪律性较差。战阵当中,一旦打发了性子,丝毫于军令不顾,也着实让人头疼。而且,这些野人,驯化不久,语言交流也是一个大的问题。”镇州镇游击骆孟通却是摇头说道:“另外,这些野人不耐暑热,这天气稍微热一点,就难以忍受,神情便显委顿。我觉得吧,咱们下次再来大陆夏狩,该去辽东转转。”

“辽东没甚油水!”瞿国平苦笑一声,说道:“清虏于辽东之地施以沿海迁界禁海,更甚关内。从金州、盖州,乃至复州、海州,沿边一线百里之内的城镇乡村,尽数废弃。我们若是要攻入辽东,不说要冒着被清虏骑兵奔袭的风险,即使打破几个边墙内的村镇,恐怕也获得不了多少人口和粮食布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