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马六甲海峡锁钥(第3/4页)

印度商社前后在这个小岛上移民四百余,大部分都是安南人和宣化岛(今帝汶岛)土人,结果十余年时间,人口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因为各种疫病,损失两百多人。所以,到了现在,安化堡中的人口也仅仅一百八十余人,其中半数以上是在宣化及周边岛屿上掳来的土人。

不过,堡寨内还有两百多岛上的土著,一种矮黑土人,可能是常年封闭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表现得极为愚昧和落后,毫不以为地沦为安化堡中的奴隶,做着最为卑贱和辛苦的活计。

然而,就这么一个穷挫的小型补给点,却在数日前被一群海盗给盯上了。大约五百海盗,乘坐数十艘小型桨帆船和独木舟突然闯进安化湾(今大尼科巴岛东海岸坎贝尔湾),趁着傍晚昏暗夜色的掩护,试图攻入港口,强行登陆。

好在机警的护卫们及时发现,立即开炮轰击。港口虽然只布置了三门火炮,但角度设置的非常刁钻,正好可以封锁这座小小的码头。

海盗们在损失了五艘小船后,眼见无法登陆上岸,便远远地散退到港口外,虎视眈眈地盯着岸上。到了夜里,约有一百多名海盗绕过港口,从安化湾北侧偷偷登陆。当他们潜行至码头炮台时,准备偷袭时,被狂吠不停的狗暴露目标。

炮台守卫们在经过一番激烈搏斗后,发现对方人数愈发增多,遂破坏了炮台火炮后,迅速撤入堡寨,凭寨墙以对来袭海盗。

在夜战中,安化堡损失了十二名护卫,使得整个堡寨护卫人数不足五十人,已陷入极度危险当中。此前,安化堡也不是没遇到过海盗来袭,但人数规模一般都很少,最多不过百多人。在面对码头炮台轰击后,很快便退走了。而这次袭来的海盗,竟然人数多达五百多人,明显有些超过安华堡的防卫承受力。

不过,从海盗试图登陆到发动夜袭,他们也遭受的很大的损失,前后遗尸五十多具,这让海盗们又惊又怒。因此,他们在接下来是否发动强攻,杀入安化堡,便存有几分犹疑。毕竟,他们这五百多名海盗,并不具有统一的领导,是几股海盗团体聚合而成。

这些海盗只是听说,这个小岛上拥有一处富庶的据点,驻守的人员是一群来自南方汉洲大陆的齐国人,往来船只不少,还都是大船,那么此处肯定积存了不少财富。却不料,交手不到两个回合,就损失了一成的人手。

岸上的堡寨虽然看起来防御不是很严密,但对方拥有的火器数量出奇得多,并且很可能还有火炮。而且对方护卫在短兵搏杀中也表现得非常强悍,那些矮小的护卫往往一个人,举着长刀,大声呼喝着,就敢朝数十名海盗发动逆袭。

海盗们试着攻了几次,被对方火器击退,死伤三十余。几个海盗头领商量了一番,决定派一个人进去劝降,想着凭借己方人数众多,恐吓他们放弃抵抗。若是不动刀兵,就能和平地接收这座堡寨,获得里面的财富,或许,可以考虑多留下他们几条性命。

可是,劝降的使者不到半个小时,就被人家砍了脑袋,并将首级丢了出来。

此举,有些激怒了海盗。几股来自亚齐的海盗鼓噪着要发动强攻,杀尽堡寨里的所有人员。

这些年来,因为国中混乱的局势,导致亚齐商业环境极度恶化,贸易也随之大幅萎缩。而且,许多途径马六甲海峡的商船也不经停亚齐港口。这使得亚齐沿海一带城镇和部落居民的生活困顿不堪。因而,滋生了许多海盗。数年前,遭到汉荷联合舰队打击过的海盗活动,在沉寂许久后,逐渐又开始猖獗起来。

经过一天的争论,几股海盗终于达成共识,决定欺对方人少,分四面攻打安化堡,使堡寨无法同时应对海盗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