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印度特遣舰队的访问(五)(第2/3页)

与此相反,同年在安丰堡发生了葡萄牙人杀害齐国印度商社雇佣的日裔护卫的事件。齐国印度商社未经科钦方面官员裁定,径直判处了这名葡萄牙人死刑,并很快被执行枪决。而科钦方面的官员,却认为理所当然,根本不予过问。从那时起,整个安丰堡的司法权和民政事务管理权,便全部落入印度商社手中。

至于将科钦王国的关税管理权、铸币权、贸易通行权也全部交与齐国印度商社,这简直就是主动要把整个王国的的经济命脉交由齐国来控制。一旦印度商社获得科钦王国应允的上述条件,他们将在这个王国获得前所未有的特权和影响力。这要让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南洋商社得知,定然会嫉妒得发狂。

米尔在综合考虑了两天后,为防自己贸然签约而遭人诟病,便借口未得到政府和军部的授权,无法现在就做出对科钦素丹王国的安全承诺。不过,他建议素丹国王本人或者委托一名全权代表前往汉洲本土,向齐国内阁和军部提请签署一份安全互助合约。

而且,他私下里向素丹国王表示,有鉴于齐国在印度地区拥有重大的经济利益,相信齐国会据此做出正确而合理的选择。

10月28日,特遣舰队离开安丰堡,继续北上,朝下一个访问目的地果阿驶去。

11月2日,特遣舰队抵达葡属印度统治中心——果阿。

葡属印度总督安东尼奥·特里斯·梅涅兹领着一众殖民地官员和诸多商人站在码头上,看着在一艘引水船的带领下,依次驶入港口的齐国特遣舰队,心中不由五味杂陈。

这个南方新大陆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势愈发强盛。在第二次汉荷战争中,几乎是以摧枯拉朽般的攻势,迅速击败荷兰人,将他们逼到谈判桌上,签署了停战协定。相较于第一次汉荷战争,双方都声称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只是迫于形势才不得不停战,于此充满了不少争议。那么这第二次战争,汉洲人以无可置疑的方式,获取了战场上的全面优势,将荷兰人打得狼狈不堪。

不过,令葡萄牙人比较遗憾的是,汉洲人非常懂得分寸,见好就收,很快与荷兰人再次握手言和。使得想准备趁机落井下石,发起对荷兰人全面反击的葡萄牙人有些措手不及。

话说,你们两家打个仗也太不敬业了,我们葡萄牙人的战争准备尚未完成,你们突然就停下手,签署了和平条约。这太让人郁闷了,本想着,汉洲人能将荷兰人给打残,或者斗个两败俱伤,我们葡萄牙人也好捡个便宜,就算不能把荷兰人彻底赶出印度、锡兰,以及马六甲,那也最起码可以狠狠地削弱它一把。

结果可倒好,这汉洲与荷兰人打了一战,关系反而是愈发亲密了,颇有不打不相识,越打越相亲的感觉。近年来,两家贸易合作更加深入,一个能生产大量的工业制成品,一个有该地区最为庞大的海上运输资源和网络,彼此勾搭起来,在东印度群岛,在日本,在东南亚,在印度……,赚得盆满钵满的,简直让人……眼红不止!

七年前,英荷战争爆发,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打击英国人的海外贸易,竟然撺掇着汉洲人,搞了一支联合舰队,在马六甲海峡至印度地区往来巡航。此举,一度将葡萄牙人吓坏了,唯恐荷兰人会拉着汉洲人打击葡萄牙人在锡兰和印度的商站据点,甚至彻底驱逐葡萄牙人。

好在汉洲人还是比较讲交情,坚决反对针对葡萄牙人的任何军事进攻行动,硬生生地阻止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妄图搂草打兔子,将他们葡萄牙人和英格兰人一起给揍了。

凭借着汉洲人的庇护和照应,葡萄牙人得以继续在锡兰和印度维持着自己的殖民活动,而且,可能是正是因为汉洲人坚定的站在葡萄牙人的身后,使得荷兰东印度公司已不再使用武力驱逐葡萄牙人,转而使用经济手段来蚕食和排挤葡属印度殖民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