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城市的基建(第3/4页)

艾义富闻言,面色一滞,犹自不服地说道:“你以为一挑水就够一家人所用?每天要洗脸,做饭,喝水,洗衣服。另外,这忙碌了一天,不得还冲个澡,泡个脚。家里六七口人,一天下来,那还不得至少用四五挑水。你算算,这就有1角钱了。1角钱呀,足够家里十来天的菜钱了!那要是一年,岂不是要一块多钱,够给一个孩子扯几块棉布做两三套衣服了。”

“你一年怕是要赚一百块吧,这用水才不过花了一块钱,你就心疼得要死。”另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带着一丝嫉妒的神情,酸酸的地说道:“怎么,这个时候就开始存棺材本了?”

“呸!”艾义富横了那名妇人一眼,“老子虚岁才四十六,还有许多年头活呢!……老子挣得多,花销也多呀。家里三个小子、两个闺女,那不得给他们准备聘礼和嫁妆呀!尤其是娶媳妇,聘礼少了,人家女子都不愿意过门。唉,谁叫咱们齐国女子少呢!”

“老艾,若是想让家里的小子娶媳妇不花钱,那就让他们主动申请移民东南地区,或者西南地区也可以。”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说道:“到了那里,官家不仅分配土地,还给发媳妇,费用肯定比你准备的聘礼要少的多!”

“官家发媳妇?”艾义富一听,立时翻了翻白眼,“官家能发什么样的媳妇,你们都不晓得吗?运气好一点,说不定能捞到安南、日本、朝鲜的女子,运气不好,给你弄一个红毛绿眼的夷人女子,那可多多少少混淆咱们汉人的种!”

“这话说的!”另一名吏员模样的男子说道:“我大齐明文规定,凡是齐国正式子民,不论肤色和种族,一律平等。更何况,生出的孩子。管他母亲是汉人也好,夷人也罢,都是我大齐王国的种!”

“……”艾义富瞟了一眼这名吏员模样的男子,有心反驳,但又顾忌他的身份,聂聂地站在那里,不再言语。

不过,他心里却是不以为然。老子当年孑然一身地来到汉洲,无奈之下,才接了一个柔佛婆姨当媳妇。虽然生下的几个孩子也都是汉人模样,但多少参杂了几分土人血脉。如今,自己辛苦二十年,也攒了些钱,自然想让自己的孩子娶一个汉家女子为老婆。

截止到去年底,齐国人口粗略估计已超过一百七十万(鉴于人口增多和管理地区扩大,人口详细数据暂以5年期进行普查统计),但国中男女比例仍旧难以达到平衡,基本上维持着130:100左右的比例。这就引起国中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那就是男子在正常情况下,娶媳妇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你还想要娶一个正宗的汉家女子为媳妇,那就更加困难,需要花费更多的聘礼。

齐国自立国以来,拳打荷兰东印度公司,脚踢南洋诸多土邦王国,在大明还揍得清虏满头是包,并随着国势的蒸蒸日上,已然成为该地区的头号霸主。这使得齐国臣民们从骨子里渐渐生出几分骄横,觉得除了我们齐国人,余者皆蛮夷。

顺带的,在选择婚配对象时,也充满了挑剔的眼光。但凡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民众,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娶一个纯正的汉家女子为妻,以延续自己的华夏血统。就算难以达成此目的,也会尽量找那些汉家特征明显的女子为妻。

因而,齐国移民部每年通过几家大商社在南洋、印度、波斯,以及欧洲(巴巴里海盗手中获得)购买的数千女奴,基本上也是分配给新到的移民。

尽管,政府层面和教育部门一直都在强调国中所有民众,不分肤色和种族,皆为齐国合法臣民,在法律地位上,以及享受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平等的。但实际上,因为外貌特征和肤色原因,那些明显有异族特征的臣民,或多或少都会遭到一些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