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实业(第3/3页)

——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国家,许多人,都极度狂热的追求黄金和白银这两种贵金属。而这,也是目前欧洲国家所大力提倡的重商主义的原因之一,以尽可能地使本国获取更多的贵金属。”

齐天缓缓地走在王宫的花园里,内阁总理张文琪、副总理齐远山和太子齐子兴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

“而我齐国境内,却是金银不缺,不说山阳堡(今澳洲芒特艾萨市)拥有储量丰富的银矿,就是金城(今澳洲查特斯堡市)、桂州(今澳洲珀斯市)、南都(今澳洲墨尔本市)等地的黄金矿场,也是为数不少。但为长远计,我们在十几年前便陆续封存了一些贵金属矿场,以免金银数量太多,而对狭小的国内市场造成价格冲击。”

“众所周知,不论是黄金也好,白银也罢,不过是在市场当中充作一般等价物,既不能拿来穿用,也不能拿来果腹。当年,西班牙人发现并占据了美洲大陆,获取了海量的金银,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世界贵金属开采量中的80%都为西班牙所有。这可谓是天上掉馅饼,而且还一直掉了一百多年,想不富都难。富饶的美洲让西班牙的财富多得快要‘溢出来’了。”

“看起来,借助源源不断的金银流入,它一定能成就西班牙人千秋万代的霸业。但恰恰是大量贵金属的流入,加速了西班牙的衰落。虽然,它曾一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建立起了欧洲霸权。但如日中天的西班牙,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我们都知道,经济增长与金银的增长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提升与消费力提升的同步进行。在一个正向循环的经济体里,金银扩大,意味着消费者和生产者手里的货币都增多了,工场会生产更多的商品,消费者也能购买这些商品,由于商品数量增多能稀释物价上涨的压力,从而保持消费者收入增长跟得上物价上涨。”

“但拥有了海量金银的西班牙,却彻底毁了自己本国脆弱的手工工业和不甚发达的农业。因为,金银获取得太容易,以至于豪奢的西班牙人开启了全球买买买的模式,辛苦运回来的金银,一转手就流向了国外,为欧洲的经济发展助力,却造成本国的生产力停滞不前。”

“简单来说就是,西班牙皇室和贵族左手从美洲抢来的金银,右手就流入了能提供丰富工业制成品的、作为竞争对手的英国、法国、荷兰手中,财富只是在西班牙特权阶层倒了一次手而已,并没有变成资本,西班牙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漏斗’。”

“我们齐国三十年来,不遗余力的大力发展工商实业,努力夯实农业基础,看似走了一条最为艰难,也是最为辛苦的发展道路。但这对国家的未来而言,却是奠定百年国运的基础。我们都需记住,实业兴则经济兴,实业强则国家强。未来国家之间,以及民族之间的竞争,比拼的就是谁的工业实力强大,谁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以及谁能在未来战争中经得起更多的消耗。”

“所以,不论是市场上各种推陈出新的金融借贷工具,还是蓬勃发展的对外贸易,都应该着力服务于国内的实业发展,而不能像荷兰一样,贪图所谓赚快钱的轻松和舒适,将其变成我们齐国未来发展的主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