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荷兰借款(第2/3页)

“是的,按照汉洲人目前发展的势头,他们必然会成为一个庞大帝国。”

“可惜,汉洲距离欧洲太远了,无法对我们联省共和国提供更多的帮助。”文森特·扬森有些惋惜地说道:“虽然他们在非洲地区和印度地区给予你们东印度公司很大的便利,去打击和削弱英国人的殖民势力,但对我们在欧洲本土与英国人之间的战争,并未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听说,他们的海军颇具实力,而且战斗力也不弱。”

“尽管汉洲距离欧洲太过遥远,但他们生产并提供给我们的一些商品,却对我们联省共和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大有帮助。”安德里斯·诺珀特说道:“那种可以长久保存而不会腐烂变质的罐头,威力巨大的舰炮,以及海量的蔗糖,能够提神醒脑的咖啡,这些都是我们必要的战争物资。哦,对了,还有他们生产的钢条,已经成为我们返航船只最为重要的压舱物。另外,他们提供的茶叶、瓷器、珍珠、玳瑁、景泰蓝、钟表、毛皮等商品,使我们东印度公司在欧洲获得极高的收益。这一切,使得我们东印度公司为这场战争得以提供大量的金钱和物资支持。”

“嗯,你们东印度公司对我们联省共和国提供了最为关键的资金支持,这一点,不论是执政官阁下,还是各省议员,都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敬意。”文森特·扬森点点头,说道:“但我们在去年八月,弗利兰岛受到英国舰队的突袭(被称之为‘霍尔姆斯篝火’,约150多艘荷兰商船被英国人纵火焚烧,损失极其惨重),遭受了重大损失,甚至可以说,这次损失超过了英国舰队在整个战争期间给我们造成的损失的总和。为此,我们急需外来的资金援助,将战争规模加以扩大,给予英国沉重的打击。”

“据我所知,汉洲人不缺金银。”安德里斯·诺珀特立即明白了这位驻汉洲大使的意思,“在这座大陆上,他们发现了若干金矿和银矿,完全可以提供我们所需的资金需求。但问题是,他们是否有意愿将他们储备的金银借贷给我们。”

第二次英荷战争已经持续了两年时间,虽然在在圣·詹姆斯日之战后(1666年8月4日~5日),英荷双方没有再进行过大规模的海战,但战争却并未就此停息。连续大规模的海战,使得两国财政都有些亏空,元气大伤。

当1666年9月10日,一场罕见的火灾降临到伦敦,连续烧了4天4夜,将伦敦城毁去三分之二,经济损失超过800至1000万镑(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两次与荷兰战争的费用)之后,英国已无力再战。

从今年1月开始,英国便试图不断与荷兰方面取得联系,希望进行和平谈判。但荷兰方面的和谈欲求却并未如英国那样强烈,反而对于弗利兰岛被袭事件耿耿于怀,国内上下充满了强烈的复仇情绪。

为此,荷兰除了在欧洲地区四处筹集战争经费外,还将目光瞄向了遥远的汉洲大陆,期望从这个国家可以借贷一些资金,以促成荷兰继续向英国发动规模空前的海战(第二次英荷战争其实已经在今年7月结束)。

——

齐大江看着躺在床上的齐大海,脸色枯败,眼窝深陷,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不由微微叹了一口气。

“老二,莫要如此。”齐大海强打着精神,惨然一笑,“俺今年六十四岁了,就算现在死了,比起俺家祖辈几代,已是活得最长寿的了。”

“大哥……”齐大江鼻子一酸,“大哥,俺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你莫要这般颓废丧气。小武那孩子,时运不济,遭了土人暗算,王上定会遣大军登陆东州,血洗两岛,为他报仇。”

“……老二,俺就是想见见王上,劝他勿要因私废公,为了小武,而贸然兴兵,于军国大事而草率行事,以至误了俺们齐国发展大业。”齐大海脸色潮红,神情激动地说道:“齐国发展三十年来,好不容易才有今天的大好局面。万万不可因为俺家一个不争气的劣子,而劳民伤财,为他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