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奥斯曼的复兴(第3/4页)

“是的,大维齐。齐国人在将抵达苏伊士港的货物快速转运至开罗后,他们便可利用尼罗河,顺流而下直接抵达地中海沿岸港口。所以……”说着,卡拉·穆斯塔法偷眼看了一下大维齐。

“还有什么?”

“齐国人声称,为了更好的维护这条贸易通道,他们想租借苏伊士港和地中海沿岸的达米埃塔港。”

“哼,齐国人倒是有自知之明,没有向我们索要亚历山大港。”艾哈迈德·科普鲁卢冷笑一声,“苏伊士港和达米埃塔港都可以租借给他们,但是两地的民政和防务需由开罗总督负责管理。至于苏伊士港至开罗的公路,沿线五公里的范围太宽了,缩减为三公里,并且不得保有武力。”

——

11月3日,埃及,达米埃塔港。

“四百多年前,法国的路易九世发起第七次十字军东征,率领着多达三万五千多名骑士队伍进攻埃及。当时,法国人便是从达米埃塔港登陆,并随后攻占了曼苏拉要塞。可是长途的奔袭,使得法国人精疲力竭,再加之又遭到一场瘟疫的袭击。路易九世遂败退至达米埃塔。”

“随后国王本人也染上了疫疾,士兵也损失数千。以逸待劳的埃及军队乘胜追击,将路易九世和法国残军全部俘获。经过长期谈判,路易九世在交付大量赎金,并以归还达米埃塔为条件之后方才获释,狼狈返回法国……”

一名埃及通译一边领着到访的齐国人参观这座古老的港口,一边娓娓地讲述它曾经发生过的历史故事。

达米埃塔港是埃及最古老的港口之一,但在八百多年前(公元853年),拜占庭帝国海军曾突袭达米埃塔,将其攻陷并焚毁,以打击阿拉伯帝国在埃及的势力。如今这里只是地中海南岸一座毫不起眼的小渔港,人口只有四五百人,码头设施残破,只能停泊一些小型商船和渔船。

本来齐国驻奥斯曼代表处准备秉承皇帝陛下的意志,试图租借一个被叫做塞得港的沿海港口,以为苏伊士港遥相呼应。但遍寻埃及当地民众,皆未曾听说有这座港口,遂作罢,退而求其次改为租借这座尼罗河入海口附近的达米埃塔港(塞得港于1859年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凿而修建,以当时派驻的总督塞得·帕夏的名字命名)。

对于地中海地区,奥斯曼帝国在乎的只是掌控这里的生意和收税,其他大权则全盘托付给了帝国海军和地方帕夏,前者享有种种战争带来的荣誉和特权,却不曾参加过多少帝国征战,后者则管理帝国庞大的羁绊地区,负责给帝国提供规定额度的赋税和西帕希骑兵兵源。

“奥斯曼人还真是好说话,对我们提出的修路、租借港口等事宜,一概允之。早知道,我们应该再多提出一些条件,比如说商品的彻底免税、在租借地修建堡垒,或者让他们将传说中的古运河重新挖通,这对我们齐国的诸多贸易商社而言,就能获得更为长久的利益。”齐国奥斯曼商社驻埃及负责人崔连祥看着滚滚流逝的尼罗河水,意犹未尽地说道。

“虽然我们与奥斯曼帝国交好二十多年,但勿要因此就肆意妄为,妄自尊大。”齐国驻奥斯曼代表处商务参赞蒲安源冷冷地瞥了一眼崔连祥,“需知,奥斯曼帝国可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巨大帝国,拥有人口两千多万,在军事上,更是力压欧洲各国。你觉得这样一个大国,可会轻易应诺你所提出的无礼要求?”

“……”崔连祥听了,脸色顿时变得非常难看,期期艾艾地说道:“参赞这话说的……,我这不是想着,奥斯曼帝国欠了我们齐国不少银子嘛,而且半数都是我们商社历年未予支付的货款。这拿人手短,他不得是……不得是虚着咱们呀。”

“你这般说来,就以为可以拿捏奥斯曼人?……哼,就不怕人家直接赖账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