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谋算(第3/4页)

“诸位,这个世界很大,但能容纳商品的市场其实很小。整个欧洲拥有近亿的人口规模,而且还具有一定基础的手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法国、英国、西班牙、荷兰等国更是居当今世界强国之列,据有的海上实力丝毫不亚于我齐国。目前,他们生产制造的商品不仅牢牢占据着大西洋沿岸地区,而且还深入至非洲东海岸、阿拉伯、波斯和印度,与我们齐国争夺商品市场。”

“陛下尝言,未来全球争霸,欧洲必然会是我们最为强劲的对手,更是我们齐国商品扩展的最大阻力。为此,我们齐国必须未雨绸缪,及早规划,在此大争之世,占据一个先手。所幸的是,欧洲大战不止,纷争不断,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布局时机。”

“南洋商社、孟加拉商社、印度商社、以及波斯商社,继续深耕当地,扩大市场,努力增强自身竞争力,同时要充分利用我齐国强势的地缘优势和商品优势加大排挤除荷兰外所有的欧洲商业势力。”

“奥斯曼商社在巩固和扩大红海和埃及地区的贸易市场的基础上,借助我齐国与奥斯曼之间友好合作的关系下,要积极拓展其本土和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商品销售渠道。”

“非洲商社除了加快对南非、印度洋岛屿上的殖民拓展工作外,还要积极建立印度洋直通航线,并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充分合作,将大量的我齐国工业制成品,尤其是棉纺织品,打入非洲西海岸和欧洲市场……”

有鉴于莫卧尔帝国与齐国之间出现的棉织品纷争,可能会对整个印度地区的贸易产生不可测的风险。齐国便着手准备扩大印度洋直航线路,从汉洲西南和西北地区出发,将棉布等工业制成品输往南非地区,然后再借助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的运输资源,以接力的方式将商品运抵欧洲。

当然,随着齐国商船数量的逐步增长和在欧洲地区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未来也不排除撇开荷兰人,自己亲自出马,将国内的众多商品输往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

“在面对莫卧儿人的歧视性贸易政问题上,内阁政府跟我们孟加拉商社的应对策略是一致的,那就是能不翻脸,就不翻脸。一切以和为主,在不影响我们商品输入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温和忍让的态度。毕竟,我们两家在整个印度地区的贸易规模已接近两千万汉洲银元,市场地位举足轻重。呵呵……,咱们谁也不能跟钱过不去,是吧?”

会议结束后,王柏祥邀曹宁同乘马车,前往城中的“宝轩楼”小聚,协商两家如何应对莫卧儿帝国的贸易限制措施。

在王柏祥看来,孟加拉商社自七年前(1665年)从印度商社中分离出来后,凭借富庶的孟加拉地区和锡兰,势头发展迅猛,在不到数年时间里,便将商社的贸易额做到八百万汉洲银元,大有超越印度商社的趋势。

因而,当王柏祥在获知莫卧儿帝国针对齐国棉布征收高额关税的消息后,除了在第一时间表示愤怒外,并没有再做出太过激烈的反应,而且还向驻孟加拉地区的掌柜和管事们下达指令,勿要因此做出刺激莫卧儿帝国政府的行为,唯恐失去目前大好的发展局面。

“王大掌柜,你以为内阁政府会眼睁睁地看着莫卧儿人抵制我们齐国生产的棉布?这次我们忍了,下次他们再针对我们输入的茶叶、瓷器、钟表、蔗糖、五金、工具,甚至所有商品类别时,我们又该如何?”曹宁冷笑道:“我知道,你们孟加拉商社在面对莫卧儿人的高额关税下,可以将棉布销售渠道转向锡兰、阿拉干以及东吁王朝,同样可以获取大量利润。所以,可以暂时不在乎莫卧儿人的抵制措施。”

“你瞧着吧,待波斯、阿拉伯、红海、地中海、奥斯曼地区的市场布局完成,以及新开拓的两洋贸易航线投入运行,使得我们现在销往莫卧儿帝国的商品有了暂时性的替代市场,那必然就到了对它下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