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孙可望的宏愿(第2/4页)

于是,毕绍德便停驻于上海,计划休整一段时间后,先行前往日本,拜会德川幕府,商讨扩大两国通商口岸事宜。

如今,听闻我齐国商人所言,大明棉布以其经济实惠的优势,正在日本逐步抢占此前齐国棉布所占据的市场空间,心中便不由暗自揣测,能否借此访问的机会,尽力取得我齐国商品市场独占地位呢?

你说,日本这么一个拥有近两千万人口的大国,竟然只开放长崎一个正式的通商口岸,而且交易的地方还严格限制于长崎港外一座幕府修建的人工岛——出岛。

虽然,齐国商人还通过萨摩藩和长州藩的走私贸易,也使的齐国商品大量地涌入日本国内,但毕竟是偷偷摸摸,规模不可能太大。

在这种严厉的贸易限制措施下,齐国几家对日贸易商社和众多商人对此早已心生不满。尼玛的,两千万人口的国家,贸易额居然还比不上朝鲜这个撮尔小国。可谓咄咄怪事!

——

9月13日,宣府(今张家口宣化区)。

宣府,占冀州地,南屏京师,后控大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素以边陲重地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自数年前,清虏由此退往漠南,蛰伏于归绥、集宁、云内等地,整顿满蒙内部,厉兵秣马,欲图再度择机扣关南下。这使得宣府重要性更是凸显,大明于此驻有重兵,以直面清虏南掠兵锋。

“殿下,距离宣府西北五十余里外,尚有万全、张家口、怀安等数座坚城,其型制皆由齐国参谋军官指导改建,并添置大量火炮于其中。清虏若要南下,必然会碰个头破血流,让其铩羽而归。”

兴国公冯双礼见孙可望站在城楼上,紧锁眉头,举目眺望着北方,以为他担心北境安全,便连忙介绍起宣府的外围防御情况。

“清虏于数年前,连遭打击,再加之,其内部分裂,数部八旗远走辽东,及至又北投渤海。短期之内,怕是无力南下,威胁北境。”孙可望晒然一笑,随即傲然地说道:“待休养生息数年,编练骑兵数万众,那时,该咱们挥兵攻入大漠,以雷霆扫穴之势,彻底消除北方威胁。”

“覆灭清虏,涤荡大漠,彻底消除北境威胁。届时,殿下之功,可比煌煌大汉武帝之绩!”叙国公马惟兴立即出言赞道。

“孤何德何能,堪与汉武相较?”孙可望笑着摇摇头,“为大明鞠躬尽瘁,且能在史书中留下些许幸名,孤便已知足矣!”

“殿下,这大明的江山,是靠着你给撑起来的。这窃据神州的清虏,也是在殿下的英明指挥下,狼奔猪突逃回大漠。”总兵曹福德大声说道:“要以末将来说,这天下就该由殿下来坐。大明,在二十多年前就该亡了!”

“大胆!”孙可望瞪着曹福德,厉声呵斥道:“混账东西,你说这番话,欲置陛下于何地!”

“殿下,我等将士与清虏厮杀,卧冰尝雪,历经生死,方才将其逐出关内。可那广德天子只是于宫中饮宴享乐,未曾体恤我等一分。如此皇帝,要来何用?莫如废了天子,殿下直接登基称帝,建立咱们自己的新王朝!”曹福德慷慨地说道。

“叉下去!”孙可望怒道:“狂悖之徒,一派胡言!……叉下去,打二十军棍,以儆效尤!”

众将连忙上前,纷纷替曹福德求情。

孙可望沉吟片刻,将军棍由二十改为十记,同时罚俸三个月,以观后效。

“维扬(冯双礼字),赣王(李定国)病重,难以理事。但大同乃是北方重镇,直面草原鞑虏,不可轻忽。”孙可望将披风紧了紧,轻声说道:“我意委你为征北大将军,赴大同,以替赣王,主持北境各项军务。你可愿往?”

“殿下,赣王只是偶感风寒,身体小恙,尚可勉力支撑。”冯双礼有些为难地说道:“而且,征北大将军之位贸然更替,恐对军心稍有影响。……请殿下慎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