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齐国人的狮子大开口(第3/4页)

而目前,整个半岛地区正处于旱季当中,从去年齐军登陆开始,至今却未下过一滴雨,使得地表极为干涸,很可能会引发一场大范围的旱灾。这种情况,对于即将到来的春耕,是极为不利的。

若是齐国打完仗,拍拍屁股返回汉洲本土,那自然就不用管该地气候是否干旱,粮食种植能否保证水源灌溉,等等诸如民生问题。

可问题是,齐国为了以后能更好的挟制莫卧儿帝国,便硬生生地要割取这片半岛领土,那么多多少少要承担部分民生管理的责任。若是刚刚接手,便弄出一场巨大的饥荒,使得该地饿殍遍地,那可就有些打脸了。

“你倒是有一份菩萨心肠。”瞧了一眼这位出生于汉洲初立时期的总参谋官,任茂勇说了一句不明所以的话,然后便轻磕马腹,径直朝另一处俘虏营地驶去。

……

4月3日,贾姆讷格尔。

距离那场声势浩大的围城战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城外的战场上,地面仍然可以隐约看到被鲜血侵染后变成紫黑色的泥土。

顺国左营第二连鼓号手廖金柱与同伴们端着火枪,目送着一队又一队莫卧儿降军登上大船,离开贾姆讷格尔。

两万余拉杰普特人,专门从十余万莫卧儿降军中挑选出来,然后被联军“卖”给了莫卧儿帝国信德总督阿克巴王子,以充实他的反叛大军。

哦,对了,那位居于德里城的大王子穆阿扎姆在群臣的拥立下,于半个月前,宣布继承莫卧儿帝国皇帝位,称号巴哈杜尔·沙,是为沙·阿拉姆一世。称帝后,便立即宣召几个在地方蠢蠢欲动的兄弟返回德里,接受他的重新册封。

但拉合尔的阿扎姆王子和信德的阿克巴王子均不予承认沙·阿拉姆一世的合法地位,并且聚兵准备联合进攻德里。位于马尔瓦的四王子卡姆·巴赫什虽然没有公开反对沙·阿拉姆一世,但却拒绝返回德里,于地方拥兵自保,准备观望接下来的局势发展。

沙·阿拉姆一世为此,颁布皇帝诏书,宣布阿扎姆和阿克巴为帝国叛逆,要求各省总督带兵往援德里,共击叛军。

随后,双方在旁遮普境内的希萨尔、盖特尔、曼萨等地爆发数场大战。沙·阿拉姆一世暂时以两胜一负的微弱优势领先,并兵进卢迪亚纳,威胁拉合尔城。

兵力明显处于劣势的阿扎姆和阿克巴两兄弟,随即筹集了一千万卢比的金银物资,通过海路,将其交付给齐国,以换得被俘的两万余骁勇善战的拉杰普特战士。

嗯,齐国对于莫卧儿帝国的王位争夺战,表示了“中立”的态度,声称不支持任何一方的军事行动。但充分“尊重”部分被俘莫卧儿军士卒的归属选择,在收到一定的战俘赎金后,立即予以开释,返回各自家乡。

而且,齐国人还很贴心地为这些“返家”的战俘提供了海上运输服务,将其全部运往津门堡(今卡拉奇市),然后通过陆路,返回信德。

“咱们与莫卧儿人的战争算是结束了吧。”廖金柱看着那些陆续登船的拉杰普特人,转头向同伴说道:“那我们是不是也要返回婆罗洲了?”

“说实话,婆罗洲哪有这里待着舒服!”同伴撇撇嘴,说道:“这里气候干燥,环境舒爽,可比婆罗洲那边湿热多雨的环境好多了。而且,咱们在这里好吃好喝,还时不时落点小财,日子多惬意呀!我觉得吧,最好能这里多待些时日。”

“可是,我昨晚听那些舰船上的齐国水手好像在说,我们大军准备从这里撤回一部分官兵。”廖金柱说道:“据说,大明那边自己的两拨人打起来了。”

“大明自己的两拨人?……哪两拨人?”同伴被廖金柱说得有些迷糊。

“嗯,就是南京的朝廷和位于云州的永王,双方在朝鲜地界打了起来。”廖金柱想了想,然后说道:“齐国人准备撤回一些军队,可能是要去干预……,嗯,应该是要去劝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