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登州的齐国人(第3/4页)

“这里雇佣的人工费用,仅为汉洲本土的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若是诸位有意,前来投资兴建工场,必然会取得相对优势的生产成本,获得让人想象不到的丰厚利润。”

蓬莱县的一座豪华酒楼里,“梁记”皮具商社的东家梁世升笑着给数位来自本土的商人倒上酒水,然后招呼客人尽情享用桌上的佳肴美食。

“这里的治安环境和生产秩序怕是没有本土那般有保障吧。”一名齐国商人不无担忧地说道:“刚才于窗外看到数百名秦军官兵和捕快押送着几十个偷盗马拉轨道的贼人经过,让人触目惊心呀!你说,就连铺设在地上的铁轨都有人偷取,谁敢保证建立了工场,不会让此地的刁民给破坏殆尽?”

“周兄多虑了。”梁世升微微摇了摇头,说道:“我们齐国人在整个登州府,尤其是蓬莱县,具有的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不消说地方官府对我齐国人所创办的工场和商社,予以各种保护,就是在民间普通士绅百姓的口中,我齐国人的声名也是极好的。五年多的皇陵建设,我大齐皇室撒下的银钱两百余万,尽管多数落入到地方官府和众多商家之手,但数量庞大的民工也得到了极大的实惠,对我大齐皇室那是感恩戴德不尽。”

“另者,我齐国商人陆续在本地建立的众多工场、商社,所雇佣人员数以万计,成为当地绝大多数民众的主要收入来源。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登州府数十万之民,十之六七,皆靠我齐国为活,算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如此这般,登州上下感激涕零尚且不及,怎会生出加害之心?所以呀,我等何须担心治安环境和生产秩序?至于那些偷盗马拉轨道的贼子,无非是一些穷困不堪的小民,见到地面上铺设的铁架子,以为有机可乘,临机生出贪婪之心。此番过后,登州府台已经下令,要求当地卫所和班头衙役,日夜加强巡视,防止再有大胆贼人觊觎铁轨,这般事件必然不会发生。”

“不妨再告诉诸位一个惊爆的消息。一个月前的正旦朝会上,大秦皇太后提议将登州府和松江府的上海县划为直隶府县,归为内阁和户部直辖,实施有别于大秦其他省府不同的经济制度和管理方略。据说,这番举措是为了吸引我大齐及其他国家的海外商人前来这两地投资,建立大量有利于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各种工场和商社。大秦政府不论从税收上,还是用工上,甚至经济管制方面,皆会给予诸多优惠和便利。诸位且想想,一个数千万人口规模的巨大市场,这简直就是不断喷涌财富的聚宝盆呀!”

几名来自齐国本土的商人听罢,顿时心痒难耐,脸上露出贪婪之色。江南富庶,商贾数量不仅众多,而且财势丝毫不亚于齐国商人,凭借本地人脉的优势,牢牢把持着绝大多数的商品贸易渠道,竞争显得异常激烈,这就使的赚钱难度特别大。

而北方地区,几乎就是一片“白地”,别说拥有数千上万亩的大地主没有几个,就是稍具财力的商贾也是很少见的。

七年前,经乞尔海子一战,盘踞在山西、漠南一带的晋商通虏行径被彻底捅了出来,因此遭到秦军的血洗,传承于前明天启年间的所谓晋商八大家被连根拔起,与之附连的河北、陕西等地地边贸商贾势力也遭到重创。

至此,大陆北方的大型商人集团消散瓦解,至于河南、山东、陕西等腹地的中小商人势力,“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反而渐渐地让游走于辽东、天津、河北、山东等沿海地区的齐国商人趁势崛起,并深度影响京津冀辽鲁等北方地区。

几名齐国商人讨论的热烈,而在距离他们宴席不远的一张桌案上,三名身着裘皮大衣的商人一边侧耳偷听,一边神情稍显紧张地小声交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