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维也纳之役(第3/4页)

这次攻打维也纳,作为军队统帅的穆斯塔法也是临时起意,仓促间做出的决定。早在内伊梅根和会召开之前,法王路易十四就多次派遣使者前往伊斯坦布尔,催促奥斯曼帝国从神圣罗马帝国的后方发动攻势,以缓解法国的军事压力。

但有着自己小算盘的穆斯塔法却想着让法国极力消耗神圣罗马帝国的实力,以此来缓和奥斯曼帝国欧洲方向的防守压力。因为在这个时候,帝国军队正在克里米亚汗国的协助下,与沙皇俄国争夺乌克兰,暂时抽不出多余的精力投注于奥地利方向。

1681年,奥斯曼结束了与沙皇俄国的战争,签订了《巴赫奇萨赖和约》,维护了帝国在乌克兰地区的特殊利益。

刚好这个时候,位于神罗境内的伊姆莱·特克利伯爵在匈牙利领导了一场新教徒叛乱。为了与皇帝抗衡,他同时向法国和奥斯曼帝国寻求支持。而法国人刚打完仗,需要歇口气,便怂恿奥斯曼帝国以此借口将势力扩展至匈牙利。

奥斯曼人接到匈牙利人的请求后,随即便大喇喇地将索科里伯爵封为上匈牙利的国王。这个举动将奥地利和其东邻的神圣罗马帝国领土割裂开来,并有了在神罗军队进入匈牙利时对神圣罗马帝国宣战的借口。

果然,神圣罗马帝国派出军队进入匈牙利,镇压当地的新教徒叛乱。由于刚刚在法荷战争中败给路易十四,利奥波德一世并不愿意与奥斯曼开战,使得自己陷入双线作战的危机。

为了让奥斯曼人在匈牙利战争中保持中立,利奥波德一世派遣使节要求续签当年与科普鲁律·艾哈迈德签订的和约。刚刚击败沙皇俄国,正值意气风发的穆斯塔法非常武断地拒绝了利奥波德一世的请求,甚至还要求神圣罗马帝国交出匈牙利重要要塞——杰尔,并为侵犯匈牙利事件,向奥斯曼帝国支付巨额赔偿。

这样的条件当然是利奥波德一世所不能接受的,双方便已知道大战一触即发。

奥斯曼帝国集结了17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匈牙利边境。来自属国特兰西瓦尼亚、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这三个公国的仆从军,在沿途陆续加入进来。一直臣服于素丹的克里米亚汗国,也派出了自己的骑兵部队。最后,当匈牙利新教徒军队加入进来,整个军队规模已经膨胀到20余万之多,各类大小火炮多达两百多门。

在这个时候,奥斯曼军队经过两代科普鲁律改革,似乎又重拾了百余年前的勇武雄风。在1669年,他们在齐国军事参谋团的指导下,拿下了威尼斯人在海外最重要的据点——克里特岛,使得帝国完全掌控了东地中海的海上霸权。

1676年,凭借国力的优势,他们又迫使波兰国王索别斯基放弃黑海北岸的波多利亚和乌克兰,从而将触角伸向哥萨克人叛乱的核心地带。两年前,更是通过战争,击败沙皇俄国,攥取了整个乌克兰。

甚至在一百年前,被全球化通胀所摧毁的中央财政,也在日渐繁盛的红海——地中海转口贸易中逐步得到了恢复。再加上四年前,通过土地质押,从齐国人手里借贷了一亿阿克切,使得帝国的府库格外充盈,这让素丹和大维齐有了继续四处用兵的底气。

既然汇集了如此规模的大军,那么帝国的目标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匈牙利了。素丹陛下和大维齐便突然生出攻占维也纳的心思,一举摧毁神圣罗马帝国,将帝国的疆域向欧洲腹地延伸扩展。

神圣罗马帝国起初不觉得奥斯曼人会为了偏远的匈牙利地区,大动干戈。在确定奥斯曼军队已经开拔后,又摸不准这支大军的动向。他们撤回了进入匈牙利的军队,却不清楚对手会不会是要北上进攻波兰。出于恐惧感,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与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索别斯基联合,组成了一个应对君士坦丁堡方面的攻守同盟。但同样缺乏足够常备军的两者,都需要时间去组织足够规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