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跑马圈地的齐国海军(第3/4页)

维持码头秩序的戍卫军官兵随即开始整队回营,阿伊曼·阿什拉夫驱动胯下的战马,领着几名骑兵,缓缓地朝城外的军营而去。在他们的身后,四艘齐国武装商船正在陆续升起风帆,依次驶出港口,桅杆顶端悬挂着的黄龙旗,在微风的吹拂下,其势猎猎,旗帜上的五爪金龙亦栩栩如生,张扬着无尽威势。

……

4月13日,广安堡(今吉布提市)。

“这才四月,天气就如此热了,简直就不是人待的地方!”印度洋舰队红海分舰队副司令、昭信校尉(上校)施维杰刚刚下船,便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热浪,头上的汗水瞬间冒了出来。

“长官,这广安堡每年四月到十月,便是最为难熬的热季了。”广安堡总督、海军宣节校尉(少校)叶承贵苦笑着说道:“而且,这个热季,那可是真正的热!正午时分,温度会高达四十度,外面根本无法让人待。即使到了晚上,温度也有三十度,让人难以入睡。”

“那你们这几个月是如何熬过去的?”施维杰将军帽摘下,伸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接着又将衣领处的扣子解开,眯着眼看了看天上红彤彤的太阳。

数月前,施维杰才从孟加拉分舰队调过来,本以为那里就已经很热了,谁能想到,这亚丁湾附近广安堡还要热上几分。

“不瞒长官,我们广安堡主要军政人员在热季时,会轮流北上前往苏伊士港避暑。虽然,那里的夏季依旧炎热,但好歹昼夜温差大,到了晚上,可以睡一个囫囵觉。”叶承贵一边说着,一边殷勤地递上一壶水。

“你们人都走光了,那些留守的庶务官和属吏都可靠吗?”施维杰接过水壶,看着码头上那些黑人苦力在阳光的暴晒下,一个个都显得无精打采,但在数名武装护卫的呵斥驱赶下,不得不顶着暴烈的日头,卸载着船上的物资。

“放心吧,长官。”叶承贵笑着说道:“广安堡的埃及人和印度人知道在这片地区,最为依靠的力量是谁!在整个印度洋,我们齐国人就是一切事务的主宰者,估计也没什么人敢打广安堡的主意。”

施维杰听罢,微微一笑,随即登上一辆马车,朝城里驶去。

在齐国海军的几支舰队中,若论舰队实力和拥有的舰船数量,以印度洋舰队为最。截止到去年为止,印度洋舰队辖下各类作战舰只四十八艘,占整个海军舰船数量的三成多,其管辖的海域最广,控制的海外据点数量最多,扼守着数条关键的海峡和航线要津,为齐国拓展的印度洋贸易保驾护航。

广安堡周边主要是沿海为平原,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少雨,这种自然环境自然是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友好。故而,该地区发展了十几年也没什么像样的农业,至今无法实现粮食自给。城外开垦的数百亩耕地,也只是利用为数不多的水源,种植一些瓜果蔬菜,为过往船只提供补给。

不过,在广安堡西北面有一处盐湖(今阿萨尔湖),方圆10多平方公里。这座盐湖也是一个天然大盐田,含有丰富的钾盐。每升水含盐达330克,其盐量之丰富,世之罕见。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的凉季,广安堡民政官员便会驱使当地的土著下湖挖掘和采集盐矿,炼制食盐,然后售卖给非洲内陆的土著部落,以及阿拉伯、波斯等地,算是本地仅有的经济活动。

另外,在广安湾(今塔朱拉湾)北面山区,还有大量的石灰岩、珍珠岩和石膏矿产。犹为可喜的是,这些矿产埋藏浅、储量大,非常容易开发。在考察过后,广安堡便准备在该地建立一处据点,不仅可以挖掘矿产,为本地增加经济效应,还可与广安堡遥相对应,彻底将整个海湾锁住,巩固齐国在当地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