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3页)

拿着这钱,走出婆家门,红艳哭了,她觉得又委屈又耻辱,手掌朝天,找人要钱,是那么那么难!红艳想去找二婶春梅再开开口,可是,奶奶刚出院,还在春梅那儿住着,她又刚卖保险给人家,闹得似乎不大愉快,怎么好意思再上门。可为了老妈,她又不得不厚着脸皮。到地方跟二婶一说,春梅二话没说,就让红艳把账号发过来,说先给她转两万。红艳感激涕零,真哭。春梅说:“都有难的时候,都是一家人,你帮我我帮你,一起往前走。”红艳更感动,瞧瞧,什么觉悟,要不怎么二婶越混越往上走,她婆婆却一再往下秃噜。人要积德!自己的事说完,红艳又问奶奶怎么样。春梅说:“偶尔醒,大多数时候昏睡,连我都快不认识了,实在不行,还得住院。”红艳听了咋舌,真是个钱窟窿,她巴望着老妈的病赶紧好,或者保险公司给赔付,如果再恶化,她真不知道怎么办。

伟贞、孩子和正阳娘都出院回家。小段还在家里伺候着,月子她不会伺候,那老母亲指挥,她做,还算合格。春梅来看过伟贞几次,问她要不要请个月嫂。伟贞为省钱,表示不用。当着伟贞的面,春梅拉住正阳娘的手,“家里有个老母亲,真好。我妈死得早,早些年,人都说我没教养,女儿,就得妈教。”大家都笑。春梅又说:“老母亲,老三小孩子脾气,你多担待点。”正阳娘坐在轮椅上,满面愧色:“她二嫂真会说话,我老了,不中用了,不想拖累孩子。”这也是自出院以来,老母亲一直跟伟贞说的话。

孩子躺在床头,伟贞撑着头,眼神离不开。老母亲道:“孩儿也看到了,我该走了。”伟贞劝:“妈,这问题不讨论了,以后的路,你扶着我,我扶着你,一起走,好歹有个孩子,有个盼头。”说完这话,伟贞自己也吓一跳。曾经,她是文艺叛逆女青年,最看不起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父母,现在,她初为人母,竟也把希望放在了孩子身上。老母亲照实说:“以前我能伸把手,现在这个样子……留下来只能是拖累……钱还够,就住养老院。”

倪伟贞着急:“妈,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二嫂也说,家有一老是个宝,我妈情况不好,谁也不认识,上面没老人带着,孩子怎么养。我是编剧,虽然经常在家,但也有出去的时候,就算请保姆,总得有能信得过的人看着孩子吧,我一出去几个月,孩子怎么办。妈,真的别想太多。有那时间,你想想给孩儿取个名字。”话说到这份儿上,老母亲不好再坚持,只能顺着话问:“姓啥?”

“杜,尊重正阳。”

老人想了想,说:“要不叫杜永安。”永远平平安安。土是土了点,但寓意好,伟贞同意了。

庆芬想吃荠菜馅饺子,红艳嫌速冻水饺没味儿,外卖用的都是转基因材料,于是满世界挖荠菜去。春季早过了,红艳去郊外野地里才找了点回来,洗干净,剁碎,配上好猪肉,包好,煮好,送到老妈嘴里。

“怎么样?”红艳眼神充满期待,望老妈好评。

“比我做得强。”

红艳亲昵地说:“怎么能比过妈。”

“以后,要学着做饭。”

“我会做饭。”

“水平得提高。”

“家里那头猪,有的吃就行。”红艳说倪俊。

“脾气也得改。”庆芬又劝。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红艳没改的打算:“妈,怎么突然数落起我的不是,你女儿就那么差,那么不入你眼。”庆芬继续说自己的:“跟长辈说话,要有礼貌,要心平气和。”说着说着,她眼眶有点发红,“别回头人家说咱没家教,爸妈没教。”听着像遗言。红艳怕听这个:“妈,等你病好,专门给你开堂课,学生就一个,一对一,你教,我听。”庆芬忽然哭了:“艳儿,我怎么这么不放心你。”红艳见妈哭,终于忍不住,放下筷子,也哭了。治了一阵,病情依旧反复,庆芬不由得多想,如果她走了,留女儿一个人在世上,别的不说,孩儿还没生,怎么在婆家立足。唯一的安慰是房子买了,好歹有个窝。她这个女儿,太执,太愣。红艳哭了一阵,庆芬反过头安慰她:“得饶人处且饶人,吃亏是福,要学会示弱,以退为进。”她恨不得一下把全部的人生智慧传授给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