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第3/5页)

“咱就朝那个鬼地方去,他们既然能摸进来,咱也一定能钻出去。”

“哎呀,我咋就这么糊涂!”小老汉猛地拍响了后脑勺,“是他诱着我跟彭彪偷博物馆的壁画,吸住你们的注意力,他却暗地里来挖奚国大墓,这小子可太贼啦!”

“你是说龙海?”

“不是他还有谁?我事后听说,是他让人哄着彭彪输了大钱,又叫手下传信儿说新出土的壁画在澳门能卖上大价钱,闹了半天俺俩成了他的挡箭牌了。”

“你明白就好,要紧的是咱得赶快找路出去,不能让龙海把奚国大墓的东西弄出去。”

“是啊,老天爷向来助好人,有晃滩的地方八成就挨着河,有河就有路,咱死不了。”

两人说着相互搀扶着前行,小老汉的手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根棍子,听他说是从那个哑嗓子手里夺过来的,现在成了他们的有力支撑。这小老汉不愧是地哧溜,走了不多时,就听到有哗哗的水声,脚下也开始有了踩在沙砾上的感觉。由于晃滩教训,他俩不敢贸然行进,小老汉把棍子别在腰间,让黄河平跟上他,用两只手探路向前爬行。过了不久,他们觉察到身下原来是一条被河流冲刷出的陡坡,稍有不慎,就可能滚落到这汹涌翻滚的地下河去。

由于连滚带爬,黄河平渐渐感到头晕目眩,体力不支,就伏在了地上。小老汉见他没跟上,踅回了头来搀扶他。就在这时候,只听一声巨响,震得周围又有大大小小的石块跌落下来,两人急忙抱头蜷缩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因为这爆响,仿佛就在头顶,仍是在积沙墓遇险时听到的那种爆炸声。

随即,黄河平感到有一丝清凉的风擦过面颊,浸入了肺腑,他贪婪地吸了两口,简直像是甜美的甘泉琼汁,渐渐地,头好像不是那么酸胀木麻了。只见小老汉也用鼻子拼命在地面上嗅着,像只发现猎物的狐狸一样蹿到了最前面。

那股风再度吹来,并且隐隐有一股微光闪动了一下,霎时间,两人看到眼前是一块裸露的巨大石壁,石壁上方有一处洞窟,光线就是从那里斜射下来的。两人步履踉跄地向上攀爬,脚边突然发现了石凿的台阶!

死里逃生的兴奋使他们顿时来了力量,两人跌跌撞撞从石阶处攀登。到了洞口,黄河平托起小老汉的屁股让他钻进洞内,小老汉伸手又拉上了黄河平。那股沁人心脾的风分明是从这个洞穴中吹来的。两人更加兴奋,小老汉顺手抡起从哑嗓子手中那得来的棍子,在洞口梆梆敲起来。突然,他意外发现棍子头上存着蜡油,便马上来了劲头儿,捻了根儿衣线做烛芯,扯了块身上的破布包在另一端棍头上,狠命在石头上磨,不一会儿燃着了破布,就着火苗把棍头上的烛芯点亮了。

借助微弱的烛光,他们发现正待在一间石房子中间:这房子像是很久以前被人开凿出来的,里边石桌石凳、石床一应俱全,并且和整个石房子连为一体。更为怪异的是这石房内还套着小一些的石屋,屋内还有石灶台、石火炕,从烟熏火燎的痕迹来看,曾经有人在这里烧火做饭,围灶取暖。

越向洞内纵深走,竟然发现更多的石房子,这些石屋大小格局相似,而且相互连接通透,石屋上下还通过楼梯相接,如同现代的楼层。原来这是一座掏成蜂窝状的石居山洞群。再向上走,只见石屋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仅大小不一,而且用异形砖建造的奇形怪状,相互间的通道也变得曲折幽深,酷似迷宫。偶见地下还布有陷阱,散乱堆放着镞箭头、铁蒺藜和弹丸,有的石屋却被黄土整个儿淹埋了。看来,不知是古代哪一支氏族为避难曾在这里居住,并在这里居险防守。当黄水袭来的时候,这里的人们逃到了山洞的顶部,淤泥和黄水尚未来得及灌满所有孔道的时候,有一部分人肯定从这儿逃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