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东坡挚爱(第3/7页)

宗极的眼睛亮亮的,显然是对这个话题真的感兴趣。

“不是,苏轼有两个老婆,王闰之是他的继室。我梦见的是王闰之。”

“我想起来了,确实有这么一号人物,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对吧?”

“嗯。”梦心之应和道,“东坡居士的一生一共有三个女人,都姓王,发妻王弗、继室王闰之、侍妾王朝云。”

“这倒是不一定。”宗极卖了个关子。

“哪里不一定?”

“东坡居士的侍妾名朝云字子霞,名和字都是苏东坡取的,她一开始是买来的侍女,这种情况,原来是不是姓王,还真不好说,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宗极很喜欢和梦心之聊她的梦境,尤其是涉及到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

不像达•芬奇、蒙娜•丽莎那一类的话题。

他了解的不够多,也没可能聊得太深入。

换成“挺熟”的苏东坡,那就不一样了。

关于苏东坡终其一生,最爱的女人究竟是谁一类的话题,宗极还是很有话说的:“你这个一生挚爱的说法还挺新鲜的。王闰之是东坡居士的三个女人里面里面最没有存在感的。”

宗极解释了一下,他为什么一开始说对这个名字没有印象:“你要说东坡居士的最爱是王弗或者王朝云,我都能接受,你要说是王闰之,估计很难找到有共鸣的人。”

梦心之沉默了。

爸爸的想法,多半代表了主流的看法。

宗极兴致来了,开始一边念,一边解释苏轼那首流传千古的《江城子》:

“用词写悼亡,苏轼是首创。”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发妻王弗去世十年,还能被东坡居士惦记,这不是一生挚爱是什么?”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那么多的生活细节,那么多的过往曾经,还有这泪千行,不是一生挚爱,哪里来的年年断肠?

“东坡居士的三个女人里面选一个做挚爱的话,我选王弗,再不济也是王朝云。”

“不是有人说《饮湖上初晴后雨》写的就是苏东坡和王朝云的相遇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多美的意境?”

“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王弗,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王朝云,哪个不比王闰之千古留名?”

宗极解释完了,还不忘加一句拉踩:“王闰之只留下一个千古骂名吧?是她把东坡居士留在家里的诗稿烧了个百分之七八十,对吧?这就是完全不懂苏轼文字的价值啊!你说这样的人,是东坡居士的一生挚爱,你爸爸我第一个不服。”

……

天台。

月光。

诗在远方,词在耳畔。

梦心之安安静静的,没有打断爸爸的分析。

爸爸的疑惑也一样是梦心之的。

在梦到和王闰之喝闺蜜下午茶之前,她对东坡居士生命里的三个女性的看法,和爸爸是一模一样的。

梦心之的毕业实习课题,是给博物馆策划一场关于苏轼的展览。

东坡居士的展览,已经做的太多太多。

她需要找一个全新的切入点。

为了设计好这个展览,她首先需要先了解苏轼的一生。

在寻找资料的整个过程里面,她都没有特别关注过王闰之。

也没准备让王闰之在苏轼的一生里面,占有特别大的比重。

实事求是地说,王闰之在她能找到的资料里面,确实是没有太大的存在感。

在东坡故里,有很多关于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的遗迹。

最出名的当属三苏祠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