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第3/3页)

要是本多,又会怎样呢?

本多应该知道在这绝望的深渊随意架设桥梁的秘诀。那就是印度的秘方。

那种浸透着眼泪的快乐,人世上那个最为谦虚的快乐,老法官为何没有用法的语言加以说明呢?然而,本多表面上对午餐会上的趣闻装作随便听听而已,但在心里却反复琢磨起来。老律师为何特地向自己讲述这个故事呢?他的用意究竟何在?每到关键时刻,本多都要努力去附和众人的讪笑,世人眼中污秽草履般的可怜的快乐,以及潜隐于任何快乐核心中的严肃,这两者残酷的对比弄得本多晕头转向。自从领教过一个小时午餐会上所付出的辛劳之后,本多对于这个幸而不为任何人所知的习惯及其战栗,彻底一刀两断了。

在自己心中已经公然侮辱了理性的他,不会置危险于不顾。因为冒犯真的危险是理性,其勇气也只能由理性产生。

假如金钱不能保证安全,也不能赎回真正的战栗,那么生,对于真正的生,本多的年龄究竟出现些什么征兆呢?对于那种事情的饥渴,越老越强烈,经年不衰。

为此,本多尽管不情愿,难道需要一种媒介物吗?即使万一金茜和本多一起上了床,她也有决不允许本多看到的隐秘。既然那是本多唯一的欲求,为了得手,必须通过迂回的人工的手段。

……为此苦苦思索的不眠的一夜,本多从书架一角抽出尘埃厚积的《大金色孔雀明王经》翻看着。

他对意味“孔雀成就”的《摩谕罗吉罗帝莎诃》的真言吟诵起来。

这是一组难解的游戏。如果说这部经典使他平安活过来的话,那么如此保全下来的他的人生,也就越来越像一则虚构的故事。

  1. [46]“无明”,佛语。意思是“暗于真理”,一切迷妄烦恼的根源。三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