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入关(第2/3页)

果如陆少微所言,下起了大雪。

这是入冬以来的最大的一场雪,纷纷扬扬,大如鹅毛,十步以外难以视物,气温骤降,呵气成冰。

谢燕鸿一行人几乎是同时被惊醒的,风雪呼啸声中,隐隐传来了另外的声音。他们攀登到高处,风雪之大,根本不担心暴露行踪。隔着纷飞的雪花,关城仅剩一个隐约的轮廓,城头的火光微弱得几乎看不见。

长宁目光锐利,说道:“狄人趁夜叩关了。”

风急雪骤,战况如何,根本看不清。按照谢燕鸿所知,紫荆关约驻兵上万,狄人仅有数千人,应不足为虑。

“雪这样大,也只能等了。”谢燕鸿惴惴不安地说道,“等风雪稍霁,再绕路过关吧。”

程二因着担心兄长,非常紧张,尽管什么都看不清,也整整一夜都扒在那里看。天微亮时,风雪之势微微减弱,稍能视物。程二眼神也不错,当即惊呼起来:“死了好多人!”

谢燕鸿忙去看,关城门前,拒马河边,躺着数百尸首,距离太远,衣饰难辨。再凝神看去,狄人就隔岸驻扎在河边十数里外,与关城对峙,人数并不见削减,那死的就都是关城守军。

“怎会如此......”谢燕鸿喃喃道。

恰在此时,狄人纠结队伍,再次冲击关城。只见他们骑着高头大马,手执利刃,将仅剩的数十俘虏驱赶入水中。拒马河终年不冻,河水没到俘虏胸口,河面有冰碴子漂浮。

狄人骑马渡河,俘虏踉跄在前,被驱赶得连滚带爬,关城闭门不开,守军仅在城头放箭,风雪之中,箭矢失了准头,不痛不痒,仅有的几支箭,射中的都是俘虏。

只见那数十俘虏中,有好几个倒地,被狄人军马踩踏。

谢燕鸿看得大皱眉头,怒道:“为何不开门歼敌?”

狄人却没有乘胜追击,仅仅试探一番,又驱赶着俘虏回到驻扎之处。天色一直暗沉沉的,隔得很远,也能听见狄人高呼欢叫,似乎对关城志在必得。程二咬牙切齿地看着,攥紧拳头,恨不得直接冲下去,斩杀狄人。

敌人当前,己方兵力数倍胜之,眼见同胞充作肉盾挡在敌前,但凡有点血性的,都该点兵出城,大杀一番。

谢燕鸿怎么想都想不明白,难道关城中出事了?

他在随身的包袱中摸了摸,从最底下找出了巴掌大的半个合符。这是在逃出魏州时,从王谙的书房里偷的,上边刻有“魏州”字样,还有王谙的官位名讳,这才让他能成功在半夜出城。王谙能参详居庸关用兵,不知在紫荆关好不好使。

谢燕鸿把合符捏在手里,望向关城方向,说道:“我入关城一探,你们在这儿等我半日,若我未回,你们就......不必等我了。”

程二第一个跳起来:“我也去!”

他还是个孩子,谢燕鸿自然没打算带他,转身就要走,谁知道长宁竟然一声不吭地跟在他身后。

“你......”谢燕鸿看了他一眼,神色复杂,欲言又止。

“你们快点儿,这小鬼烦得很。”陆少微抓着程二,满面不耐烦,像拎小鸡似的,不许他跟。程二瘦小,挣扎不开,龇牙咧嘴。

谢燕鸿与长宁二人,顺着起伏的积雪山坡,避开狄人驻扎之处,打算绕到关城背后,看看如何入城。谢燕鸿埋头走着,心里憋着一口气,怎么顺都顺不下去,最后终于问出了口。

“你跟着我做什么?”

长宁已经走到了他前面,在雪地上踩出了一个个清晰的脚印,谢燕鸿踩着他的脚印走,省力了许多。长宁并不说话,只是突然停住了脚步,伸手拦住谢燕鸿,前面地势稍高处,在铺满雪花的乱石间,有四个高鼻深目、满面络腮胡子的狄人,正在架设投石机。

谢燕鸿一凛,连忙思考对策。

长宁回头看他一眼,说道:“若我不跟着,你打算怎么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