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乌兰(第2/3页)

等到他浑身暖起来了,渐渐恢复意识,一睁开眼,就见到一个眉清目秀的小道士坐在他旁边,在啃干饼,边啃边说道:“哟,醒了。”

他挣扎着要坐起来,脑袋一阵晕。

“别动,”小道士说道,“好不容易救活了,别死了。”

颜澄嘶哑着嗓子问道:“你是谁?”

“让我先猜猜你是谁。”小道士背靠着山洞的洞壁,翘起来的脚一抖一抖的,晃着脑袋说道,“你姓颜名澄,字子湛。承平伯与敬阳长公主之子,犯了逆案,刺配朔州是不?”

颜澄警惕地问道:“你到底是谁?你怎么知道的。”

“我叫陆少微,是个道士。”陆少微眯着眼笑道,“我会算卦啊,算出来的。”

颜澄明显不信,仍旧瞪着他不说话。

陆少微问道:“你应该在月前就殒命于狄人刀下了,怎么会在那里呢?”

颜澄冷笑一声,问道:“你不是会算卦吗?自己算吧。”

被他将了一军,陆少微一点儿也不生气,拍了拍手上的饼屑,往火堆里又加了点儿干柴,不紧不慢地说道:“谢燕鸿是你好友吧,你不关心他的下落吗?”

这一下明显正中要害,颜澄眼神都不一样了,挣扎着要坐起来,连声问道:“你认识小鸿?他在哪儿?他还安全吗?”

“不知道,等我去算一算。”

陆少微拍拍屁股站起来,手上拿着几块干饼喂马去。

“等、等等,”颜澄头一阵阵晕,叫道,“那是我的饼!”

陆少微哼道:“等你能站起来再说吧。”

谢燕鸿站在一片萧条的残垣断壁之间,回头问长宁:“这就是你所说小村庄?”

长宁满面肃然,将谢燕鸿揽到自己身后,牵着马,自己则走在前头,走入这片无人的村庄当中。

这座村庄,离参合关很近,前往互市交易的胡人、汉人多有在此落脚的,当时长宁也曾在这里歇脚。人们少有在此定居,但商人来来去去的,也让这座小村庄如汨汨流动的小溪一样,长盛不衰。如今,这里却没有人烟,牛羊圈是空的,民居空空如也。

一连走了好几间破屋,都未见人影,拨开积雪和瓦砾,还能看见一两具早已腐败的尸体。长宁捡来枯枝,拨弄了下尸骨,说道:“这样冷的天气,这些尸体起码有小半年了。”

谢燕鸿问:“这里是怎么了?”

“不知道。”长宁摇摇头,说道,“不宜久留。”

但已经入夜了,离开这儿,不知该到哪里歇脚,这儿起码有几栋破屋,说不定还能找到村民剩下的粮食什么的。

谢燕鸿想着,踏出了这栋破屋,长宁在身后一把将他拽回去。

“嘘!”长宁小声说道,“听,有人。”

谢燕鸿忙整个定住,竖起耳朵去听,听来听去都没听到什么人的动静,只听到雪花落下来时,轻得不能再轻的声响。这样的荒野无人村庄,旁边还躺着尸体,任凭谢燕鸿怎么样大胆,这时候也免不得要想些怪力乱神的事了。

“我去看看。”

说罢长宁就大步跨出去了,谢燕鸿哪里能放他一个人去,连忙跟在后头。

果然,一走出去,就见到在不远处拐角处,有个人影一闪而过,显然是在窥探。一旦发现是人,谢燕鸿也就不怕了,他和长宁对了个眼色,两人放轻脚步,兵分两路,从两个方向绕过去。

谢燕鸿在黑暗中绕过一面墙,见到那个人影就跑在他前面不远处,看上去身材并不高大,他一个箭步上去,从后面将那人扑倒在地上,叫道:“别动!我有刀!”

他的两只手都用于制住那个人,根本没空把随身的匕首抽出来,只不过吓住他而已。那人却好像完全不怕他,拼了命地挣扎,嘴巴里叽里咕噜在说什么,谢燕鸿根本没听懂,但他听出来了,这是名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