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全都跑路了(第2/3页)

大师兄来了。

来的不仅是大师兄,还有其他几位穿着盔甲的将军,每一个身上都散发着凌冽气息,散发出来的气势更是让他呼吸都有些难受,其中以大师兄最为浓烈,犹如火炉一般,林夜这才知道大师兄在他面前那么平和,是没有把气场全开。

大师兄并没有和林夜打招呼,甚至连眼神都没有看林夜一眼,只是朝着鼎玄道长抱拳道:“道长今日之恩情,吾等铭记于心。”

“老道此举不是为了你们起义军,而是为了城内的百姓。”

鼎玄道长神情平淡,他的话让大师兄身后的两位将军表情有些尴尬,这两位是提议抢夺富户粮食的。

“道长放心,起义军不会伤害城里百姓一分。”

大师兄慷锵有力保证,同时目光扫了眼身后几位将军,那眼神那先前那两位面露尴尬表情的将军神情更难看了几分。

鼎玄道长没再说什么,带着大师兄他们到了后院,当看到后院堆积如山的粮食,林夜可以感觉到大家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了,连大师兄也一样。

不过也就在这时候,大师兄的目光也刚好看过来,四目相对,大师兄微不可查朝着他点了点头。

林夜明白大师兄不跟自己打招呼的原因其实和鼎玄道长一样,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把自己给置身于世外,以大师兄的智慧,必然想到这些粮食应该和自己有所关系。

……

……

“林公子,还是你这日子过的舒服啊。”

次日的次日!

安子生上门了,看着在躺椅下晒太阳的林夜,眼神中有着羡慕。

林夜笑着答道:“我和你们不一样,我胸无大志,躲在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安子生一怔,重复了林夜的话。

“躲在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好诗句啊,没有想到林公子文采如此斐然。”

得,这位文青病又犯了。

林夜看着安子生在那里嘀咕,知道这是文人的通病,解释道:“这话不是我说的,是一位叫鲁迅的才子说的。”

“鲁迅?我怎么没听说过?”

“他是我在其他郡城遇到的,浙江周树人,是一位大才子,他说过很多经典的话,在他家乡,凡是加上一句鲁迅先生说过,那便是真理。”

“那应该是一位隐世大儒了。天下之大,才子何其多,相比之下咱们上阳县实在是太小了。”安子生点头表示认可,而后兴奋道:“我这一次来是跟你告别的,船只造好了,乔将军准备带着起义军渡江北上了,我也要跟随起义军一起离开。”

“就要走了?”

林夜知道大师兄他们不会在上阳县待太久,但也没想到会这么的快。

“是啊,现在各地都爆发了起义,乔将军准备北上和另外一支起义军汇合。”

“行,那就祝你们一路顺风,早日推翻这腐旧王朝。”

……

……

起义军离城那天,林夜第一次走出宅子,看到了城门,看着大师兄跨马带着军队浩浩荡荡北上,直到最后看不到大军的身影,这才转身回去。

“大悟!”

清风观,林夜走进去,发现那小道士没有回应自己,找了一圈都没发现老道和小道士的身影,后院只剩下了那头黄牛。

三清大殿,放着一封书信,林夜读完之后,表情变得很是精彩。

这封信是老道留给他的,信里说他带着徒弟外出云游了,道观暂闭,让他没事的时候安排人帮忙清扫一下道观,照顾下黄牛。

“什么云游,这是跑路了。”

林夜呸了一句,亏他先前还被老道的行为所感动,感情老道已经做好了跑路的准备了,这是连祖师爷都不要了啊。

也不跟自己打个招呼,这是防着自己呢。

也就古代没有旅游景点收费这么一说,不然我就把你这道观改成景点收费,跟现代一个道士一样,出去云游一年,回家还得交门票钱。